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第一中心幼儿园:诗画长廊启心智 成语接龙润心田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4-08 21:59:34

近日,前高庙乡第一中心幼儿园的走廊上热闹非凡,孩子们围聚在诗词前,或仰头诵读,或伸手比划,稚嫩的童声与经典的诗句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成长乐章。一场以"古诗成语接龙"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浸润活动,正在园内掀起传承经典、感悟文化的新浪潮。

活动以"环境育人"为理念,将《春晓》《静夜思》《游子吟》等经典诗词与成语接龙巧妙结合,打造出"会说话"的文化长廊。小班幼儿通过《春晓》的"处处闻啼鸟"感知春意萌动,在《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中触摸乡愁意象。中班教师以《游子吟》为纽带,"慈母手中线"的吟诵声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模仿缝衣动作,在"临行密密缝"的具象表达中感悟亲情温度;《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则化身为光影游戏,幼儿用彩纸剪贴晚霞,在光影变幻中体会"珍惜时光"的深意。大班幼儿更将《四时田园杂兴》的田园画卷搬进教室,用黏土捏出"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春日景象,在《长歌行》的"少壮不努力"警句中,以沙漏计时展开成语接龙挑战。

创新设计的"成语手势接龙"成为活动亮点。每个成语对应专属手势:比心表达"感恩",双手环抱诠释"珍惜",击掌传递"快乐"。中班幼儿在"线—衣—恩"的接龙中,用指尖勾勒出"慈母手中线"的温暖轨迹;大班孩子以"春—勤—早"的成语链,配合播种手势,将"万物生光辉"的诗意化为行动认知。教师们巧妙引导,让"感恩""珍惜"等抽象概念,化作可触摸、可表演的成长密码。

这场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让传统文化在童心里生根发芽。当幼儿指着报得三春晖追问怎样报答妈妈,当孩子们自发用光阴似箭提醒同伴珍惜游戏时间,教育的深层价值已然显现。wang园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环境与游戏的交融,让幼儿在玩经典中建立文化认同,让民族精神的基因在代际传递中永续流淌。

此刻,走廊上的诗词仍在随风轻摆,而传统文化的种子,已随着孩童们的琅琅诵读,悄然绽放在希望的春天里。

(通讯员 程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