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实验幼儿园:清明忆往 童心传承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4-03 15:40:51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既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又是怀念祖先、思念故人、弘扬孝道的重要时刻。为让幼儿体验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4月3日,济源市实验幼儿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教育。

形式一:知清明之韵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班级教师通过故事讲述、童谣传唱、古诗诵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传统习俗,感受这一节气节日的双重意义。古诗《清明》,幼儿感受到春雨纷纷的节气意境;故事《清明节的由来》,幼儿了解了介子推的忠义孝节;手指律动《清明》,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了解到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事的紧密联系,更知晓了清明节祭祀、缅怀先烈等人文意义。

形式二:承清明习俗

风拂柳梢,又逢清明。大班的孩子插柳戴柳,柳条在指尖缠绕,是童趣,更是对古老习俗的美好延续;小班的老师和孩子们通过网上祭祀,向革命先烈致敬、默哀,深切缅怀革命英雄们的不朽功绩;中班的老师们则组织孩子们聆听红色故事,让孩子深入了解历史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崇敬先烈和爱国之情在心里生根发芽。

形式三:画春和景明

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孩子们把清明时节的春和景明、万物明媚画在纸上。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尽情涂鸦,在风筝上渲染着自己的创意,稚嫩的小手绘制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作品,承载着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帮助幼儿积极传承传统习俗,感受春日的美好,加深对清明节的认识和理解,使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岁岁葱茏。

(通讯员 侯珍珍 齐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