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油田中心幼儿园华山分园:“建”有乐趣 “构”有深度
在省级课题“学前教育传承石油文化的实践与研究”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图片宣传,而是利于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参观了石油文化馆,幼儿从现场的一幅幅板块图片、高科技声控影像、动画片,了解到河南南阳油田的发展史和石油工人艰苦的工作环境及石油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幼儿还从照片里面找到自己的祖辈、父辈照片,让孩子们有了这份珍贵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而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就是让幼儿通过绘画、讲述、搭建、表征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加深幼儿对石油文化和美丽油城景色的感悟。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油田,了解石油文化,我们又生成了和井架相关的一系列建构课程。
在建构区向幼儿们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鸡蛋托,纸杯,纸牌......操作材料由大到小,搭建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瞧,今天孩子们突发奇想,正在尝试用牙签搭建呢!
“可是牙签这么细,我们怎么让它立起来呢?”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把它插到什么东西上”,另一个孩子说。“可是牙签和牙签之间怎么连接呢?”更多的幼儿加入到讨论中.....“我们可以试试用黏土”.说干就干,于是我们的建构区里多了一个又一个忙碌的小身影,和一个个漂亮、立体、各式各样的小井架。
孩子们从认真观察到自己动手操作,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石油装备和石油开采的魅力。而在往上搭建时孩子们就会感觉到越困难,井架的稳定性也越差,一系列的科学问题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和继续搭建的兴趣。最终,当一座座高高的井架屹立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别提多高兴了!
牙签取材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橡皮泥具有多变性、塑造性的特点,看似简单、普通的两种材料,却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热情和兴趣,也让我们的搭建活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于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充分体验创造的过程。建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以致用,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童年充满欢乐。
(通讯员 郭爱丽 韩秋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