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蚯蚓 大探秘——漯河市郾城区实验幼儿园开展大班班本课程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4-26 10:36:4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此, 郾城区实验幼儿园大班以《动物家族》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班本教育活动。在《动物也能预报天气》的科学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蚯蚓在下雨天会钻出地面。有了这样的前期经验,在幼儿浓厚的兴趣中生成有关的教育活动,于是一场关于探秘蚯蚓的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视频、查阅图片等,了解关于蚯蚓的知识。例如:蚯蚓又名地龙,它的身体圆圆的,分成了一节一节,属于环节动物。体节中较宽、颜色比较浅的一节叫环带,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刚毛。蚯蚓既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和耳朵。但它的表皮有许多感觉细胞,因此它有灵敏的触觉和对光线的反应等等。孩子们对寻找蚯蚓非常感兴趣。大家兴高采烈地拿着工具,在小菜园里寻找。因为刚下过雨的原因,泥土非常的潮湿松软,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三四条小蚯蚓。孩子们用箱子给蚯蚓搭建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家,放到了科学区。孩子们经过观察发现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孩子们在科学区又进行了有关蚯蚓的实验。观察蚯蚓在冷水中的反应,运用工具测量不同蚯蚓的长度等等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在这次幼儿自发生成的探索中,幼儿惊喜地发现了自然万物的奥秘,热爱生命于自然探索中,幼儿的观察是主动的、生动的、全面的,幼儿的情感是丰富的、深刻的、有温度的,为幼儿提供了自发、自主亲近大自然的动力,激发了幼儿用好奇、善于发现的眼光探索生命的兴趣,重视培养幼儿对生命敬畏、热爱的情感,努力使幼儿在亲近自然、对话自然、回归自然、感恩自然的过程中,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正是我们教育的初衷。
(通讯员 胡冬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