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实验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4-04 09:45:49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亦称踏青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清洁明亮之意。它不仅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美妙时节,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清明习俗文化的了解,近日,渑池县实验幼儿园和仰韶社区分园开展“清明”节气主题教育活动。


 
  古人云,“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说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教师们通过故事、儿歌、谈话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清明文化,包括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传说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菊花”是怀念的象征。教师们组织幼儿制作纸菊花,倡导文明祭祀。孩子们手持一朵朵小菊花,向英雄致敬,铭记烈士,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行动起来,尽情发挥着想象,在风筝上画出五彩缤纷的图案。随后,孩子们与同伴在幼儿园里牵着风筝线尽情奔跑,有把欢乐寄予清风撒向人间的意味,为清明增色添彩。
 
  清明绘彩蛋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象征着圆圆满满。孩子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了彩蛋作品。孩子们在鸡蛋上画人物、动物、花朵、卡通形象等各式各样的图案,异彩纷呈。整个画蛋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神情专注。画蛋结束后,孩子们相互碰撞鸡蛋,寄托对春天的美好期望。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春天空气里裹着花的香甜,草的清新,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捕捉和定格春天的美好。
 
  本次清明节主题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结合,使孩子们在清明花语中尽享春日美好;在缅怀先烈时心怀感恩,学会珍惜。我园日后将继续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不断丰富幼儿知识,传承优秀文化。
 
(通讯员 张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