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大智慧——南乐县中心幼儿园开展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0-09-27 13:34:45
玩教具是每一个幼儿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也是幼儿园精神环创这门“隐性课程”的重要道具之一。
小二班老师的自制玩教具《寻找色彩》,让幼儿利用各种正方形组合框寻找各种颜色和数量的雪花片,大年龄的孩子可以记录下来,激发幼儿耐心、细心的个性品质和统计能力。也可以两名幼儿进行趣味竞赛,看谁先拿框找到规定的颜色和数量的雪花片。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每种组合框都能找到多种不同数量和颜色的雪花片,答案有无数种可能性,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小三班老师的自制玩教具《爱·恐龙》。作品灵感来源于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暖暖的爱意。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不免会遇到霸道的、顽劣的霸王龙式的孩子,或者本身就是那种霸王龙式的孩子,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本教具让幼儿通过扮演绘本的故事内容,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快乐,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信任、关心和鼓励。
屈莹莹老师的自制玩教具《瓶盖匹配小游戏》是把瓶盖粘在硬板上,瓶盖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数字的瓶盖,一类是有颜色的瓶盖,瓶盖可以自由移动,幼儿根据出示的图示移动瓶盖进行数字、颜色的匹配,这个小游戏可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对数字和颜色进行进一步的认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快乐做游戏。
韩世娜老师的《水果树》,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韩老师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通过转动杯子让幼儿数水果,通过数水果的多少,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让孩子爱上数学。让幼儿在玩中手口一致地点数。
韩闪闪老师制作的《好玩的扑克牌》, 让幼儿根据扑克牌边框上的数字和图形,找出对应数量和图形的中间部分的卡片,然后将卡片粘贴到扑克牌对应的边框,(也可根据卡片上的图形和数量找出相应的边框)。
王亚楠老师制作的《图形跳跳乐》玩法有两种:玩法一:教师指导幼儿从小框中任选一张路线图,在红线起点处准备。根据卡片上颜色和形状的提示,双脚并拢跳到相应的图形上,再根据卡片上箭头指向的图形颜色和形状特征,双脚并拢跳到下一个图形上,直至跳到终点。玩法二:幼儿自己在卡片上设计路线图,要求从起点到终点,前后图形间距不能过大。
杨贝贝老师的自制玩教具《雪糕配对》也有两种玩法。玩法1:根据雪糕上的彩色线条,数一数,有几条就找到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玩法2:可以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李丽净老师的《照相机》可投放表演区,让幼儿用于拍照。

李楠楠老师的《扣一扣排一排》是根据幼儿日常区域活动最喜爱的几种益智活动进行了巧妙地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制作了适合3-4岁幼儿操作的益智类教具,可用于区域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
郭静娜老师的《有趣的布书》制作精细,设有多个日常生活场景,将学习任务具体化可操作化,精准幼儿的认知能力。每一页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适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书里有简单的拔萝卜、摘苹果、晾衣服这些趣味的场景,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同时将夹子、拉链、纽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融入到洗衣服、系鞋带等场景中,让儿童在体验新鲜环境和事物的过程中掌握生活中不可少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手眼协调,掌握小肌肉的灵活运用,专注力度。由于这本布书是用不织布制作的,不易损环,真正做到了创新、环保、实用。
周兵兵老师的《小黑电影院》,根据观影座位表,在电影院中找到观影人员的座位,电影院座位按单数列和双数列排位,找到观影座位后分别说一说谁在单数列座位,谁在双数列座位。


本周六南乐县中心幼儿园12个班共13份自制玩教具作品,在南乐县第四实验小学参加了自制教具评审活动。
小一班老师制作的《爱吃的小动物》。利用了生活中常听到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4、5,学习数字和圆点的对应关系。设计了此次玩教具,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小二班老师的自制玩教具《寻找色彩》,让幼儿利用各种正方形组合框寻找各种颜色和数量的雪花片,大年龄的孩子可以记录下来,激发幼儿耐心、细心的个性品质和统计能力。也可以两名幼儿进行趣味竞赛,看谁先拿框找到规定的颜色和数量的雪花片。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每种组合框都能找到多种不同数量和颜色的雪花片,答案有无数种可能性,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小三班老师的自制玩教具《爱·恐龙》。作品灵感来源于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他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暖暖的爱意。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时不免会遇到霸道的、顽劣的霸王龙式的孩子,或者本身就是那种霸王龙式的孩子,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本教具让幼儿通过扮演绘本的故事内容,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快乐,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信任、关心和鼓励。


韩世娜老师的《水果树》,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韩老师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通过转动杯子让幼儿数水果,通过数水果的多少,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让孩子爱上数学。让幼儿在玩中手口一致地点数。

韩闪闪老师制作的《好玩的扑克牌》, 让幼儿根据扑克牌边框上的数字和图形,找出对应数量和图形的中间部分的卡片,然后将卡片粘贴到扑克牌对应的边框,(也可根据卡片上的图形和数量找出相应的边框)。

王亚楠老师制作的《图形跳跳乐》玩法有两种:玩法一:教师指导幼儿从小框中任选一张路线图,在红线起点处准备。根据卡片上颜色和形状的提示,双脚并拢跳到相应的图形上,再根据卡片上箭头指向的图形颜色和形状特征,双脚并拢跳到下一个图形上,直至跳到终点。玩法二:幼儿自己在卡片上设计路线图,要求从起点到终点,前后图形间距不能过大。

杨贝贝老师的自制玩教具《雪糕配对》也有两种玩法。玩法1:根据雪糕上的彩色线条,数一数,有几条就找到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玩法2:可以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马静静老师的玩教具名称《迷你小足球》,教具玩法:幼儿以6人为一组,分成两队进行足球比赛,每人手中拿一个足球小人,以抛硬币决定开球权,裁判一声令下后,双方要尽力把足球踢到对方的球网里面去,踢进一个得一分。对于小班幼儿,可以由教师制订规则,哪一方先进6颗球就算赢得比赛。而对于中大班幼儿,游戏胜负可以让幼儿自行商量,以时间赛的形式或者得球率的形式均可。



郭静娜老师的《有趣的布书》制作精细,设有多个日常生活场景,将学习任务具体化可操作化,精准幼儿的认知能力。每一页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适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书里有简单的拔萝卜、摘苹果、晾衣服这些趣味的场景,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同时将夹子、拉链、纽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融入到洗衣服、系鞋带等场景中,让儿童在体验新鲜环境和事物的过程中掌握生活中不可少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手眼协调,掌握小肌肉的灵活运用,专注力度。由于这本布书是用不织布制作的,不易损环,真正做到了创新、环保、实用。

周兵兵老师的《小黑电影院》,根据观影座位表,在电影院中找到观影人员的座位,电影院座位按单数列和双数列排位,找到观影座位后分别说一说谁在单数列座位,谁在双数列座位。

玩教具是幼儿最好的“教科书”,它能够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既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又能满足幼儿的情感体验。此次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的开展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ー个展示自我、互动交流、共同学习的良好平台。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基础,并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通讯员 户曼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