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查分空窗期”,注意这三点
每年考研初试成绩大多在春节后,也就是2月中下旬公布,而国家线也会在接下来陆续公布,紧接着是各招生单位专业的具体复试线公布。这段时间,考生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考研毕竟是一场持久战,笔试结束了,后面还有面试。等待成绩揭晓和初试分数线公布的这段时间,考生应该做点什么?又该如何做?
初试后 要密切关注分数线,预计2月中下旬查分
初试后,研考生要密切关注成绩和分数线的公布时间。过往研考初试成绩一般会在2月中下旬公布,如2022年研考初试成绩是从2月21日起陆续公布。考生要密切关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部门、研招网发布的最新通知。
成绩公布后,国家和34所自主划线院校会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对此,考生要留意目标院校研究生招生网站上发布的复试分数线、复试方案等内容。
提前做好复试准备工作,考虑差额复试比
研考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结束后,部分考生因为对复试准备不充分,导致不能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因此,提前准备复试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院校在复试时,为了能更好地选拔优秀生源,会采用差额复试,即在计划录取人数的基础上,让更多的考生进入复试,然后再从中选取计划录取的人数。
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差额复试的淘汰比例为1∶1.2,但近年来也有不少院校将差额比例提升至1∶1.5甚至更高。差额比例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学校选拔优秀研究生生源,另一方面,也让研究生复试的淘汰比例提升。
在差额复试中,初试成绩不作为决定性的参考因素,哪怕你初试成绩并不是名列前茅,但是复试成绩高,也是有翻盘的机会。
搜索信息 预估成绩 提前做好规划
无论最终成绩是高于国家线进入院校复试,还是擦线,或是不幸落榜,都不能因为一次考试的分数就全盘否定自己,未来除了读研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要审视自己的情况,提前进行规划,多做几手准备。
一、准备调剂
研考生如果感觉初试发挥不太理想,可以提前打好“信息战”,关注一下调剂流程,以便等国家线公布后为调剂做准备。
二、留学
除调剂外,如果想要读研提升学历,还可以考虑国(境)外学校。
三、再次考研
此外,也有不少研考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选择再次考研。建议研考生综合考虑之后再决定是否要再花费一年的时间为梦想拼搏。
四、寻找工作
初试成绩不确定的研考生现在可以考虑着手找工作,准备参加各类招聘会。每年春季还会有一些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等,考生也可以着手准备。
考生要充分重视复试准备工作。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复试考核方案。考生要提前搜集信息,了解报考学校和专业往年的考核要求。
在假期这段时间里,如果感觉能进复试,那就要着手准备相关内容了。一般来说,研考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其中包括专业课、英语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
在此基础上,不同学校也有不同要求,一些学校会有自我介绍、个人简历、研究设想等考核环节。建议考生可查看目标院校往年的复试通知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自我介绍、个人简历这些内容,考生可利用成绩公布前这段时间提前准备。考生可根据本科时期的学习经历、科研经历和实践经历,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可以提前准备自我介绍、个人简历、研究设想等内容,并且及时在招生单位官网查看往年的复试通知,做到心中有数。
准备专业课复试应该去目标院校官网查询往年线上和线下复试细则,了解好考查内容。复习参考书一般都是研究生院官网明确给出的,拿到参考书后就可以进行复习了。并且可以询问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是否有其他参考资料,会有一定的帮助。
面对英语复试备考,建议考生提前对英语考试进行准备复习,每天保持一定的口语练习频率和练习量,要开口练习,不要怕犯错。同时,也要每天听一些英语节目,保持听感。
综合面试是对考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察,面试时不要过于紧张,谦逊、诚恳、有礼貌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即可。可以适当先准备一下自我介绍和简历。
愿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回首走过的这一段路程,它很难,但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可以对过去一年做个回顾和总结。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顺便把做得好的、做的不好的地方都记录下来。
再次强调,考研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