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祭英烈 青春共筑中国梦——南阳市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春风拂翠柏,哀思寄忠魂。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清明节前夕,4月3日,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全体春季学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通过庄严的仪式追思先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清晨7时,师生身着素装,列队从学校广场向烈士陵园徒步进发,绵延数百米的队伍在晨雾中肃然前行,脚步声与呼吸声交织成庄严的乐章,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信仰,以躬身践行传承。
上午8时,祭奠仪式正式开始。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脱帽肃立,垂首默哀一分钟。随后行三鞠躬礼,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英烈的深切追思。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张艳同志发表讲话,以“三块精神路标”点亮青春航向:“一要传承红色基因,让烈士纪念碑成为技能报国的精神坐标;二要珍惜韶华,让青春在工匠精神的淬炼中闪光;三要勇担社会责任,让个人奋斗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她的话语穿透历史烟云,将“金刚钻”与“报国志”的辩证关系娓娓道来,激励学子们既要锤炼“零误差”的技艺,也要培养“精忠报国”的情怀。
汽修专业陈冠霖同学的发言引发强烈共鸣,他将学校实训车间的"零误差"标准与先烈精神勾连:“革命先辈用简陋工具守护家园,我们如今用先进设备建设家乡——这跨越时空的接力,不正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传承?”话语间,数控机床的嗡鸣与历史的回响悄然共鸣,让红色基因在职业技能的淬炼中焕发新生。
祭扫仪式上,600余名师生缓步上前,将承载敬意与哀思的白花轻放于烈士纪念碑前。朵朵白花环绕碑体,象征先烈精神永驻人间。当最后一朵白花安放完毕,全体师生绕碑瞻仰,凝视镌刻的烈士姓名,仿佛在触摸那段血色浸润的历史。
革命历史展厅内,时光凝固在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文物中。学生们自发围成半圆,神情凝重并专注,将革命先辈的赤子丹心与工匠精神悄然勾连。这种“行走的思政课”正是西峡职专构建“德技并修”育人体系的缩影。正如陈冠霖同学所言:“擦拭烈士墓碑时,我更加明白了数控机床前精益求精的意义——这何尝不是新时代青年对先辈精神的最好传承。”
仪式尾声,全体师生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了传承与成长的瞬间。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未来,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将持续探索“红色文化+技能报国”的育人模式,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永恒光芒。
(通讯员 李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