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康店镇康南学校开展“麦收”劳动教育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6-08 16:59:02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年麦收时节!6月3日——7日,巩义市康店镇康南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农家麦田、面粉加工点、手工馒头制作点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学校充分利用农村生活特点,带领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生活、认识农业、学会劳动,认识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开展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
康南学校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利用乡村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劳动乐趣,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发展基本的劳动思维,塑造优秀的劳动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培养节约粮食意识。学校利用各个种植、收获节点,带领学生走进农田,开展科学和劳动教育。

在副校长焦金锋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走向金黄色的麦田。在麦田边,焦副校长为孩子们讲解近五十年来,乡村收割小麦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力割麦,牲畜拉石磙碾出麦粒。第二阶段:人力割麦或机器割麦,用电带打麦机打麦子。第三阶段:就是现在先进的收割方式——大型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小麦。他结合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给同学们讲解过去的麦收场景,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同时感叹科技的进步。

孩子们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带领下,蹲在田间地头,认真观察,亲身实践,低头弯腰,有的同学正在认真观看麦穗,有的同学低头捧起一把收割完毕的小麦,有的同学蹲在地上拾起落在麦茬里的麦粒,做到颗粒归仓。在劳动过程中他们感到扎手和刺痒,腰酸背痛,感悟到父辈、祖辈劳动的艰辛,真正明白珍惜粮食的道理。
火热的太阳挡不住同学们劳动的激情,辛勤的汗水顺着孩子们的脸颊流下,劳动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田间地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老师们借此机会带领孩子们认识更多的庄稼和蔬菜,让孩子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站孩子们来到了面粉加工点,学校邀请面粉加工点的负责人给同学们讲述了小麦的生长过程和面粉是怎样来的,焦副校长给同学们强调了参观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孩子们亲自观看了小麦加工成面粉的过程。
第三站孩子们来到了手工馒头制作点,近距离观看了手工馒头制作的过程,品尝了刚出锅的热馒头,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粮食,爱惜劳动果实。
五年级康馨予同学说:“看到馒头加工厂环境整洁,干净卫生,员工们做出的馒头更是香气扑鼻,顾客络绎不绝,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掌握一门技术,为社会服务。”
学校希望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让同学们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真谛,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做农耕文化的“传承者”,做粮食安全的“宣传者”,做热爱劳动的“践行者”,做爱粮节粮的“守护者”。
(通讯员 王海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