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展风采,携手共研促思维——魏都区名师工作室跨学科联合教研“送教下乡”活动
为了更好地带动乡镇学校教育的发展,加强城乡学校教学交流,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问题。2023年11月17日,许昌市魏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甄晓莉名师工作室、代晓凯名师工作室、江玉玲名师工作室在许昌市朝阳路小学联合开展了“名师送教绽风采,笃行致远促成长”跨学科“送教下乡”活动。许昌市朝阳路小学全体教师和三个名师工作室成员共80人共同参与。
江玉玲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赵艳华带来了一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赵老师带领孩子们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提问单元的探索之旅。孩子们一个个化身为提问小达人,利用小组提问清单,或针对课文中的部分提问,或针对全文提问,在一次次的提问与解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代晓凯名师工作室优秀青年教师王贺云带来的是微型课《田忌赛马》。王贺云用学生喜欢的扑克牌比大小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游戏中让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后出”这个关键。引导学生找出红牌有六种不同的出牌顺序,渗透了有序思想。让学生在游戏之前先进行思考,有目标地展开探究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浸透“数学思考”。进而实现“先谋后动”的教育主旨。引导学生将前面“扑克牌游戏”获得的对阵策略进行迁移,帮助田忌取得胜利。将知识前后贯通,由对阵策略提升为一种对策思想,使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代晓凯名师工作室优秀青年教师冷雷雷带来的微型课《沏茶问题》。冷雷雷老师从游戏“选词填空”引入新课,不仅巧妙地实现了跨学科的融合,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知做了充分的铺垫。探究环节,大胆放手,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在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中感悟运筹思想,并探究对比出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在合理的前提下同时做的事情越多越省时。课堂最后的视频“中国一分钟”,不仅体现了新课标核心素养的“三会”,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渗透德育,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活动中提升理性思考水平,增强自信心,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甄晓莉名师工作室郭真睿带来的微型课《0的认识》。郭真睿以学生喜欢的《小猫钓鱼》故事引入对数字“0”的认识,通过拍手游戏认识0的意义,拓展了解0还有编码、占位、起点、分界线等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甄晓莉名师工作室贾亦嫄带来的微型课《公顷和平方千米》。贾亦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入手,把抽象的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清晰地印刻在学生心中。又以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入并及时地鼓励和评价,让数学的种子真正在学生心中萌芽。
在评课议课中,三个名师工作室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并附上宝贵的改进措施。针对许昌市朝阳路小学老师们提出的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魏都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董建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玉玲、代晓凯、甄晓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许昌市朝阳路小学丁华伟校长对老师们所执教的课例表示肯定,并对送教队伍送上感谢,同时,也对朝阳路小学今后的数学教研活动及老师们提出了要求与期许。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将内容丰富、理念先进的课堂展现在许昌市朝阳路小学,跨学科融合送教活动的开展,让语数教师在教学方法、学科内容、学习方法上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有效打通了学科边界,为培养多元化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为学生和教师们带来一场丰盛的“教学大餐”。代晓凯名师工作室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发挥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同时,深耕细作,潜心钻研,以培养“名师”为目标,为魏都教育发展赋能。
(通讯员 靳明申 宋爽爽 张梦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