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第一初级中学:撷教研芳华 促共同成长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5-30 12:50:13

为有效推进 2022 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学校间课堂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近日,以“观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许昌市建安区西部区域连片教研活动在建安区灵井镇第一初级中学举行,建安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刘姝云、教研员肖汉卿,灵井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学副校长和数学组全体教师以及建安区二高初中组、建安区椹涧乡一二中、建安区河街乡一中的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参与教研的师生早早来到知行楼二楼多媒体会议中心,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王春芳表达了对各位莅临指导的教研室领导和观摩交流的教师同仁热烈的欢迎,简单介绍了学校数学组教研情况以及本次执教教师的准备情况。授课环节,该镇第一初级中学安良媛老师以七个问题为主线,层层递进,采用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讲授《一元一次不 等式》一课,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大组“比一比”“赛一赛”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学本课堂”理 念。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授课环节后,大家就本节课展开了激烈的研讨。首先,执教本次观摩课的安良媛老师对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与思考进行分享和反思。她认为本节课中几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很有针对 性,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反思课堂的不足之处则是给学生的赞赏和鼓励较少等。随后发言的是镇第一初级中学数学组的刘素贞和林瑞娟老师,她们谈到了量表在本节课的应用与作用,分别从“对教师提问与回答的观察”和 “对学生课堂具体活动的观察”做了详细点评,指出利用量表的形式来评课是本学期学校数学组教研的主题,尤其是在教研室刘姝云副主任的精心指导下,数学组全体教师已能做到全面把握量表的内容,并通过量表的使用让执教老师备课更精准,知识点呈现更清晰,学生的好奇心和争胜心更强烈,踊跃展现自我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紧接着,兄弟学校的各位同仁在评课中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参会教师获益匪浅。教研员肖老师也作了恰到好处的点评,指出本节课对于老师的教、孩子们的学方式多样,双边互动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征体现明显,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够具体化,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探索还需加强。最后刘姝云副主任和马俊锋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刘主任首先肯定了镇一中在教研工作开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数学组教研团队的实力,结合本节课给大家点明了运算课教学的思路,就是要从“运算教学课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大 概念是什么? ”“运算课怎么上? ”几个方面来思索,指明了今后大单元教学备课中的方向。在最后她指出了板书设计的重要性,强调好的板书设计配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才能让一节数学课更完美,并就“板书设计”方法亲自示范。马校长则从另一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再次明确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大单元教学备课的重要性。


“人间芳菲处,教研花遍开”。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学的智慧正是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闪耀光芒。此次区域连片教研活动虽然已经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教研之花定能在全区竞相开放,相信该校全体数学人在建安区教体局教研室的引领下,一定能撷得数学这座百花园的满庭芬芳,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定会在一次次笃学善思中稳步提升。
(通讯员 黄沛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