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之有道 “习”之有效——罗山县龙山街道中心学校成功举办数学学科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新知已习毕,复习正当前。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打造精品复习课堂,扎实、高效地做好期末复习工作,6月12日,罗山县龙山街道中心学校开展了“复”之有道,“习”之有效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张志玲教研员指出,要想上好复习课,先思考这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在复习课上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第二,如何进行快速高效的复习。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走进两位优秀老师的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例是由十里头小学的陈晓翠老师执教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复习课,本节课以容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为导入,紧接着带领学生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计算方法,体会了转化的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节课例是由湛秋娜老师带来的《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课。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是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节课的设计,一开始就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以前所学的有关运算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运算律,课堂上还设计了分一分、编一编、抽数游戏等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的结合,使学生回顾旧知,加深印象。在复习简便计算的时候,基本上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简便计算。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例结束后,陈晓翠老师和湛秋娜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说课,参会教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评课议课,这两堂精彩的复习课,让参与活动的每位老师收获颇丰,大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收获,同时也提出了更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建议。
随后教导处吕校长对复习课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吕校长强调老师要提高课堂把控的能力,加强课堂互动,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深耕课堂主阵地,有针对性的复习。吕校长还强调复习课必须真实有时效性,要扎根考点,根据学情,科学复习,减负提效。特别是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决不能让复习流于形式。
教学需要实践者,更需要领航人,最后张志玲教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复习课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要做到形散而魂不散。想要打造出形式新颖学生参与度高的复习课,首先要分清楚复习课的几种类型。1.知识梳理类复习课:连点成线,形成知识结构网络。2.专题精练类复习课:聚焦专题,强化关键知识理解。3.综合讲评类复习课:利用数据,及时诊断并跟进。4.查漏补缺类复习课:着眼缺漏,弥补知识薄弱之处。5.思维提升类复习课:立足基础,意在思维拓展提升。其次在教学实践中要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和应用,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从现实世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以复习课为载体,以“三会”为目标,在进行知识、能力的提升拓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复”之有道需躬行,“习”之有效要长思。本次教研活动为数学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复习课的探索之路还很长,我们也必将全力以“复”,继续深耕课堂,对标数学新课标,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通讯员 刘金榜 张志玲 鲁家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