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渑池县澧泉小学:花开有时 衔接有度
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开展,10月9日,三门峡市渑池县教体局副局长方丰章同志一行四人到澧泉小学调研幼小衔接工作。校领导班子和一年级五位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副校长代改军同志介绍了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师配备、集体读书写字和延时服务等方面情况,确保为一年级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一年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依次汇报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在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规则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并介绍了自己在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具体教学策略和管理方法。
小学语文教研员蒲莉莉老师、小学数学教研员赵虹老师,和任课教师交流了拼音教学、阅读教学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开展情况。大家畅所欲言,谈做法、谈困惑,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交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教研室王保臣主任指出:一是做到“零起点”教学,充分激发小学生各方面潜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强化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如离开座位把凳子放到学习桌下等细节;三是慢慢培养,争取两个月内,实现从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心理和身份的转变。
副局长方丰章同志对学校幼小衔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建议。一是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我们要用校园文化感染小学生,激发学习热情,让小学生喜欢学校,亲近老师,爱上学习,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二是准确把握教育方向,方向比速度重要。要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小学生是一颗颗种子,学校是苗床,只要用心呵护,让小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被认可、被信任,她终会发芽、开花、成长、成才,适应新时代要求,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检测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口语性测试、实践性测试和游戏性测试的方式,检测教学效果。三是更新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要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包容错误;要培养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与师生沟通、交流、协作。四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要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校长王京涛同志最后做了总结:“花开有时,衔接有度。幼小衔接工作是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重要阶段。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和社交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小学生幸福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向社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讯员 陈云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