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西峡县城区一小开展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4-01 16:22:49

清明时节,苍松肃立。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化革命传统教育,2025年4月1日,西峡县城区一小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师生共500余人赴西峡县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集体宣誓、参观纪念馆等形式,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缅怀先烈:庄严仪式寄托哀思

上午9时,师生队伍整齐列队,身着素衣,胸前佩戴自制白花,步行前往烈士陵园。陵园内松柏苍翠,纪念碑巍然矗立,现场庄严肃穆。仪式由校团委书记主持,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后,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默哀三分钟,深切悼念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献出生命的英烈。

学生代表五(3)班李明阳在发言中说道:“站在烈士墓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先烈们用鲜血铺就了今天的和平之路,我们必将以青春之力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铭记历史:革命事迹涤荡心灵

活动中,陵园讲解员为师生讲述了峡口战役中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当听到年仅19岁的战士王德胜为掩护战友转移而壮烈牺牲时,许多学生潸然泪下。五(5)班张雨欣在笔记中写道:“课本上的文字化作眼前真实的墓碑,让我深刻理解了‘牺牲’二字的重量。”

随后,全体师生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勤学苦练,报效祖国!”铿锵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

实践教育:红色基因融入成长

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分组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战斗武器、泛黄的家书、破损的军装等文物,生动还原了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教师辛雨萌现场开展主题教学:“这封未寄出的家书,不仅是一位战士对亲人的思念,更是一代人为理想信念献身的缩影。”

部分班级还开展了“我与英烈对话”主题活动,学生通过撰写悼念卡、绘制手抄报等形式表达追思。五(2)班创作的集体诗《不朽的丰碑》中写道:“你们沉睡在春天的土壤里,却让自由之花盛开在每个角落。”

校领导寄语: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路

校党委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更是青少年接受精神洗礼的重要契机。希望同学们将先烈精神转化为勤学报国的实际行动,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勇担使命。”

活动尾声,师生依次向烈士墓敬献白花。陵园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思政课堂搬到烈士陵园,这种沉浸式教育更能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活动延伸:常态化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据悉,本次扫墓活动是学校“红色铸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后续还将开展“革命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红色观影征文等活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云祭扫”专题,扩大教育覆盖面。

离园时,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纪念碑上。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溯,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成长课。正如五年级学生陈璐在感想中写道:“墓碑上的名字或许会被风雨侵蚀,但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前行。”

(通讯员 郭梦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