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五小梁彦超科学大比武夺冠,引领内乡科学课改热潮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3-26 10:52:22

3月25日,内乡县科学课堂教学大比武在内乡县第五小学举行,梁彦超老师凭借一堂充满“魔法”的实验课《产生气体的变化》,从全县1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县级一等奖。这堂将化学原理与趣味实验完美融合的科学课,不仅展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更让五年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揭开了气体生成的奥秘。

为备战大比武,梁彦超提前一个月启动“课题攻坚”。他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将目光投向生活现象:碳酸饮料气泡、面包发酵……“科学课不能只讲知识,更要让学生感受发现的乐趣。”他反复实验,最终设计出“魔法气泡消失术”。用小苏打与醋反应制造“魔法气体”,现场演示熄灭烧杯中的两节部高度的蜡烛,再通过比较分析法、排除法验证分析出二氧化碳的存在。“最难的是平衡趣味性与科学性。”如何控制反应速度?如何让实验现象更直观?最终,他独创“三步实验法”,教师演示“魔法”、学生验证气体、小组合作探究反应原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科学目标。

在校级选拔赛中,梁彦超的课堂如同“科学剧场”。他用玻璃杯、醋、小苏打上演“气球自动充气”实验,学生惊呼:“老师像魔法师!”随后,他引导学生分组操作,将燃着的火柴伸入气体中观察火焰熄灭。“原本枯燥的化学变化,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探究。”一名听课教师评价。学生实验操作准确率达100%,课堂生成问题如“为什么气体能让气球飞起来?”更引发热烈讨论,梁彦超因此以满分成绩晋级镇赛。

县级决赛现场,梁彦超的模拟课堂堪称“实验狂欢”。他手持“魔法瓶”,小苏打粉末与白醋接触瞬间,瓶中腾起白色“烟雾”,气球自动充气。接着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碳酸钠与醋反应产生气泡,并用集气瓶收集气体。通过蜡烛熄灭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成分。整个实验环节层层递进。

获奖后,梁彦超难掩激动:“这不是我的胜利,而是实验的力量。”他坦言,备赛过程让他领悟到科学教育不是“告诉答案”,而是“点燃好奇”。评委组组长李芳老师点评梁老师的科学课堂,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学生不仅“动手”,更‘动脑’,真正实现了科学素养的落地。内乡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表示,梁彦超的课为全县科学教学树立了新标杆,未来我们将推广‘实验+探究’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动手实践中爱上科学。

这场从校赛到县赛的“科学探索之旅”,不仅让梁彦超收获了荣誉,更在内乡教育界掀起“实验热潮”,越来越多的科学教师开始将实验室搬到课堂,用科学之光点亮学生的求知之路。

(通讯员 李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