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绽放异彩——南阳市内乡县大桥乡 “五育融合“ 教学大比武落下帷幕
3 月 19 日,内乡县大桥乡小学综合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在大桥中心小学圆满收官。全乡 11 位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与技术、心理健康四门学科竞技,展现 “五育融合“教学成果。值得关注的是,灵山雷锋学校汪培培老师的劳动课《橡皮泥塑》以 “创意实践 + 跨学科融合“特色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
在劳动与技术学科赛场,汪培培老师打破传统手工课模式,以 “我的创意世界“为主题设计教学环节。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完成 “橡皮泥塑“创作,巧妙融合数学测量、美术造型、社会认知等多学科知识。经过 “材料认知 — 技法学习 — 主题创作“三个阶段,学生们用彩泥创作出 32 件风格迥异的作品:既有象征和平的 “缤纷彩虹“、寓意丰收的 “向阳花海“,也有体现爱国情怀的 “天安门“、充满童趣的 “巨无霸汉堡包“。展示环节中,各组学生代表用 “三维评价法“从创意性、技术性、美观性三个维度进行自评互评,教师通过 “动态积分墙“实时记录学习过程,这种 “做中学、评中学“的模式获评委组高度赞扬。
“劳动课不仅是技能培养,更是综合素养的提升。“汪老师在教学阐释中介绍,课程特别设置 “作品改良计划“,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缺陷并提出改进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现场可见,部分小组主动为 “天安门“泥塑添加浮雕装饰,为 “汉堡包“设计分层结构,充分展现了劳动教育对创新意识的激发作用。
本次比武活动严格遵循《南阳市中小学新授课评价标准》,重点考核 “自学提问 — 探究展示 — 总结提升“三环节实施效果。经过激烈角逐,灵山学校汪培培老师的劳动课以 “高互动性、强实践性、深融合性“特点荣获一等奖。评委组在总结时指出,参赛教师普遍运用 “三讲三不讲“原则,90% 以上课堂实现 “学生展示时间超 60%“,部分课堂学生自编题目数量达教学目标的 120%。
大桥乡中心校校长表示,本次活动既是对 “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更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未来将重点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广 “项目式学习 + 成果展评“模式,通过 “名师工作室 + 教研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实施 “五育融合“课程的能力,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 李明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