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未尽读书声——新野县沙堰镇中学成功劝返辍学放羊娃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2-27 05:41:10

“小红,羊群需要你照顾,但你的未来更需要知识来照亮!”杨涛校长席地而坐,从自身求学经历谈起,耐心分析辍学的长远影响。“杨校长,你让我再想想。”小红低着头,若有所思。

日前,为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政策,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新野县沙堰镇中学校始终秉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信念,该校校长杨涛带领班主任,利用中午午饭间隙,深入辍学学生小红家中开展劝返工作,用真情与责任为迷途少年点亮返校之路。

辗转乡村寻学子 ,羊圈墙内见初心 。2月21日中午12点多,初春的天气依然寒气逼人,得知九年级学生小红已连续缺课两天,杨校长与班主任顾不上吃午饭,匆匆赶往距校12公里的夏官营村。蜿蜒曲折的乡村小路上,两人多次向村民问路,终于在1点30分左右,才在村中一偏僻处的羊圈中,找到正低头为羊群搓玉米的小红,见到校长和老师时,少年攥紧玉米棒,低头沉默——因家庭困难,小红自身特殊情况,学习十分吃力,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萌生了辍学放羊的心结。

春风化雨解心结,三小时劝返显担当。杨校长和班主任轮流做家长和学生的工作:从学习时间的宝贵,到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从申请困难学生专项补助,到协调融洽同学关系的意见······三个小时的真诚交流逐渐融化坚冰,小红终于哽咽道:“老师,我想回学校……”

第二天上午,小红带着书包重返课堂,学校同步启动帮扶机制:班主任定期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校长杨涛表示:“控辍保学不仅要追回学生,更要留住他们的心。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家访、资助、课程改革等方式,为每个孩子托底。”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新野县沙堰镇中学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真情守护梦想的实践,正是基层教育工作者践行“一个都不能少”承诺的生动缩影。未雨绸缪控流失,针对单亲、残疾、留守等特殊群体学生是最易辍学的实际,今年春期开学前的正月十一,杨涛校长带队,组织学校教学、政教、团委的负责同志及班主任代表,进村入户,走访、慰问该校特殊群体学生,鼓励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勇于和困难作斗争,针对家访中发现的特殊群体学生需求,学校推出了暖心的“春风计划”。据悉,春节以来该校累计劝返辍学学生9名,控辍保学率达100%,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教育温度。

(通讯员 聂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