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张刘营学校:“一课三讲”精研磨 教研之树开新花

河南省教育网 2025-02-26 08:52:07

新春开学伊始,走进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张刘营学校,教学楼内此起彼伏的研讨声与窗外的鸟鸣声交织成曲。一场以“一课三讲”为核心的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们以课堂为“试验田”,以教研为“催化剂”,在深耕教学改革的路上开出了簇簇新花。

集体备课凝智慧,课堂打磨出真章

“同一节课,三轮打磨,每一次都有新突破!”数学教研组长王老师感慨道。本学期,张刘营学校以“一课三讲”模式为抓手,要求教师围绕同一课题,通过“初讲—评课—重构—再讲”的循环,逐步优化教学设计。首轮课堂展示后,教研组全员参与评课,从教学目标设定到学生互动细节,逐项“把脉问诊”;第二轮授课聚焦问题整改,融入分层教学、情境创设等新理念;第三轮则形成“精品课例”,供全校共享。“过去备课单打独斗,现在集体智慧让课堂更有生命力。”青年教师徐若冰在参与后深有感触。

分层教研破难题,乡村课堂焕活力

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现状,学校将“一课三讲”与分层教研结合。语文组以《我多想去看看》为例,初讲时发现学生对天山理解困难,便在二轮教学中加入角色扮演、动画解析;英语组针对听力薄弱环节,开发出“听唱结合”趣味教学法。校长李军彦介绍:“我们要求教师每轮授课后撰写反思日志,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长阶梯’。”如今,课堂上的“低头族”少了,举手提问的学生多了,教学评一体化让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教育沃土勤耕耘,教研新花别样红。张刘营学校以“一课三讲”为支点,撬动了乡村课堂的深层变革,让教研之树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生长,为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通讯员 李军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