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第三小学塑造教育新生态:“减”有方向 “增”有质量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金秋的风景怡人性情,十月的校园别样的美丽。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孩子们的书包轻了不少,书包里的辅导书、学习资料“消失”了。孩子们的脸上笑容更多,孩子们自由时间增加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高了,校内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了。
教育是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推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持续巩固“双减”成效。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月22日上午,淅川县第三小学邀请县纪委和教体局负责校外监管的负责人在五楼会议室召开“纪委邀你共监管”校外监管问题整改推进会。重点纠治在职教师开办培训机构、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
“双减”政策能否落实落地的瓶颈,重点在校内,难点在校外,焦点在教师。校外培训机构是否与学校有合作和利益关系,在职教师组织开办校外培训、有偿补课等行为,要依规依纪依法予以严肃处理,采取‘零容忍’态度。淅川县第三小学邀请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 督促加强全校师德师风教育和警示教育,全力拉紧在职教师的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思想防线,为老师们穿上廉洁从教“紧身衣”,切实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让教书育人的风清气正在校园内处处回荡。
“双减”以来,该校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趣味动画编程、腰鼓舞、器乐舞蹈、语言与表演、科技创新与实践等特色校内课后服务,延时服务“多点开花”,形成“一校多品”的格局。开学初,学校将延时服务与本地特色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特色化”“菜单式”延时课程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学校腰鼓舞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于一体,人、鼓、声、舞四者的有机融合,勾画了一幅幅生动多彩、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丽画卷。让孩子们通过校园“主阵地”就能学得丰富,玩得精彩!
校外“减下来” 校内“加上去” 下活“双减”一盘棋 。学校强化源头治理,促进校内素质教育规范化、高质化,在课堂提质增效、作业减负、延时服务、调配师资等方面下功夫,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应教尽教,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确保学生自愿参加“快乐星期三”的课后延时服务。更注重对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日常监督,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们“进来看”“当面评”,从而推动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管理更加规范、覆盖更加全面、服务更加温馨、育人更加精准,真正做到教师尽心、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目前,全校3000多名学生受益,为学生和家长守住一方教育净土。
“双减”三年,多方同下一盘棋,学校在教育减负这盘“棋局”上积极布阵落子,“减”得有方向,“增”得有质量。这些“减”与“增”,将会引领教育工作者从更高的站位、更宏大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双减”政策,持续推动教育生态重塑。
“ 双减”路上, 让“双减” 政策推动教育生态重塑,让教育回归良好的生态和“育人初心”,大家都一直在努力!
(通讯员 李银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