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丁河镇简村小学:家庭、学校、社会协同 共筑“双减”新生态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6-13 17:09:41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国家推出了“双减”政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助于让小学教育回归本真。“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旨在让教育回归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成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关键力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响应,成为坚定的支持者。他们通过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引导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减轻孩子的学业压力。
学校是“双减”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优化作业设计,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增加探究性、实践性作业。
社会是“双减”政策的重要推动者。政府部门加强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了培训市场秩序。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双减”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中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和重要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老师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成长需求;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双减”政策的宣传和推广中来,为“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筑“双减”新生态,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家校社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通讯员 闻金丽 姚肖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