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端午节 “香”约传统味——南阳市新野县团结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浓浓乡情和融融亲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综合劳动实践能力,6月5日至7日,新野县团结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同品端午文化。主题班会上,各班老师带领孩子们追溯端午文化,通过图片、视频、讲故事等形式,对端午的来历、习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明白了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深刻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绘彩蛋送祝福。端午节绘彩蛋是一项很传统的文化传承,人们将鸡蛋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象征圆圆满满。瞧,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绘制的彩蛋,有的挤眉弄眼,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扮个鬼脸……创意别出,生动活泼。绘一个彩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画一个彩蛋,祝福端午节安康。
编彩绳缝香包。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驱邪祛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二年级的小朋友跟着视频认真学习编五彩绳和缝香包的步骤及技巧。他们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精心挑选布料、艾叶,穿针引线,仔细缝制着,把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的瑰宝凝结在一针一线里。
一二年级学生们做的彩蛋、香包宛如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展现了学生们的心灵手巧与无限创意,使这个端午节多姿多彩,妙趣横生!
诵诗词感韵味。三四年级学生在诵读端午诗词的比赛过程中,或慷慨激昂,或深情款款,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诗词的韵味和情感,用诗词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浸润在香囊药香的传统文化中,共享诗意童年。他们朗朗的诵读声,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彰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华夏精神已在孩子们的血脉中缓缓流淌。
手抄报展内涵。五年级的学生以端午节为主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创意构思,绘制了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手抄报内容丰富,包括端午节的起源、习俗、诗词等,充分展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精神。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共享粽香亲情。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各班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将粽子卷成漏斗状后,加入糯米、红枣,充分压实,再用细绳一绕、一捆,一个个可爱、鲜绿、有棱有角的粽子就诞生了。从厨房到庭院,到处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劳动的同时感受到了快乐,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更加喜爱端午节和节日的浓浓情意。王文婷校长最后总结:“我校将持续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通讯员 罗玉红 乔香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