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歪子镇寺门小学:向烟卡坚决说“不”
近期,小学生收集香烟卡之风盛起,新野县歪子镇寺门小学也没有幸免,校长张占林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的现象——部分学生开始收集烟卡,上课时学生心不在焉地手在课桌兜玩弄烟卡,下课同学们赌烟卡,放学了同学们结伴四处找香烟盒收集烟卡,有的同学甚至翻垃圾桶......面对这一情况,张校长深感忧虑,召开班主任会议,号召教师以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全面深入地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和烟卡说再见”活动。
6月3日,升旗仪式后,校长在晨会上,表情严肃且庄重,他以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向全体师生详细剖析着学生收集烟卡背后潜藏的巨大危害。校长强调,香烟盒上明确写道:“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为什么学生趋之若鹜的收藏,这不正是毒害青少年害广大学生吗?这种看似小小的收集行为,实则可能如同潘多拉的盒子一般,开启诸多不良影响的大门。它不仅会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价值观产生严重的误导,让他们过早地接触到本不应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不良事物,而且会极大地分散学生们的学习精力,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汲取中。更重要的是,长期接触烟卡这类物品,可能对学生们尚在发育的身心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校长的这一番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上,让大家深刻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各个班级随后迅速且积极地投入到行动中来。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一场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正在展开。老师神情专注地引导着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勇敢地站起来,讲述着自己看到其他同学收集烟卡后的困惑和担忧,他说:“我看到他们收集那些烟卡,心里就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担心他们会因此受到不好的影响。”另一位同学则分享了自己曾经对烟卡感到好奇但现在明白其危害的经历,他真诚地说道:“我以前也觉得烟卡好像挺有意思的,但是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话,我知道那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去碰那些东西。”老师在同学们发言后,趁热打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鲜活案例以及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明白,收集烟卡绝不是一种正常的爱好或行为,而是必须要坚决摒弃的不良习惯。
为了确保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学校精心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而全面的措施。教师们加强了课间和课后的巡查力度,他们犹如警惕的卫士,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同时,学校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展开紧密合作,通过家校通平台、定期的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在校的情况以及收集烟卡的危害详细地告知家长,诚挚地呼吁家长在家中也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许多家长在了解情况后,纷纷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到监督孩子的行动中来,与学校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学校还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校园广播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播放关于烟卡危害的知识和“和烟卡说再见”的强烈倡议,那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断提醒着学生们要保持警惕。宣传栏里张贴着学生们亲手制作的精美海报,这些海报用生动的画面和醒目的文字,如警钟般提醒着大家要远离烟卡。学校甚至专门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们自觉地抵制烟卡。
在这场活动的持续推进中,学生们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那些曾经收集烟卡的学生,纷纷主动地将自己手中的烟卡上交,并诚恳地表示将不再参与此类行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有害,也对整个班级和学校的风气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其他学生也更加坚定了抵制烟卡的决心,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通过此次“和烟卡说再见”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新野县歪子镇寺门小学不仅成功地遏制了学生收集烟卡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们的心中深深地种下了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种子。学校明确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关注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不断加强教育引导,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纯净、美好、有利于成长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而耀眼的精彩。
相信在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寺门小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富有责任感、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优秀学生。
(通讯员 孙庆芳 刘孟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