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第一小学——以书润心 与智同行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为了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推进阅读整体化,系统化发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小学语文科组开展了整本书阅读策略研讨会。
黄老师以《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书为例,主要讲述了如何激发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黄老师,强调阅读兴趣的激发不只发生在读之前,因而在课前,可以通过提问,老师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在阅读中,分角色的读故事同时巧设疑问,他们便能带着好奇心读下去;在读完之后,补充影视作品或是通过舞台演绎,给予其丰富的体验。让阅读兴趣贯穿阅读始终。
平思瑶老师说道,二年级学生在阅读时多以感官体验为主,故而选择书目就很重要,既需要符合学生身心需求,又要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学生根据感官需求,我们可以从插画入手,通过一连串的追问,不仅激发阅读兴趣,还能直接深入文本进行理解,一举多得。
以李丽老师为代表的三年级分享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教学评”一体化也就意味着再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下,将评价融入教学之中,更强调多元评价方式,例如阅读课中,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口头表达、思维导图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表现。
四年级朱星老师以《昆虫记》为例,分别从:整体规划,借助阅读记录单,阅读思维图助力孩子阅读成长;阅读课,通过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外出观察,把孩子们的阅读由抽象走向具体;课后活动,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拓展阅读等多种形式向外延伸。
徐燕老师结合五年级课内四大名著节选,分享《四大名著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她强调:高年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而,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不同的情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成果也可以各有特色,真正做到个性化阅读,创意性呈现。
六年级代梦老师强调阅读支架的力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她先梳理了统编教材中这六年来,学习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同学针对不同文本适合哪类方法进行分析,再结合六年级历险故事单元,分成课前、课堂、课后进行阐述如何给予学生支架。
最后,彩娟主任对小学语文科组本次教研给予肯定并提出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纵向联通,既要明确1-6年级各自的培养目标,又要向上联结,为未来语文素养的培养作铺垫。
(通讯员 王洒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