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内乡县第一小学:认知情绪 远离疾病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更好的服务于孩子,服务于教育,服务社会,做一个身心健康、充满幸福感的老师,5月22日下午,南阳市内乡县第一小学在菊潭讲堂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李守然主讲《情绪与疾病》,教师代表60余人到场聆听。
李守然老师围绕“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渐渐老去时候的健康是什么样子”、“情绪与疾病”、“过度劳累和过度情绪反应损坏了健康”、“如何留住健康”等方面,从医学角度阐释与实例列举,让大家了解到情绪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情绪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反之,长期负向的、消极的不良情绪不但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引起烦躁不安、闷闷不乐、心境低落、无心做事、厌世等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而且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失眠、血压升高、血糖血脂升高、呼吸道、消化道等躯体疾病。”意识到情绪的调控、心理的疏导对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其10年来积累的心理疏导治疗方法。
身心一体,我们所有的内在信念,都会在身体上得到反馈。在沙龙上,李守然老师提到:“身体每个部位的疼痛,都有特定的含义,也都显示了不同的情绪”,并与大家分享了以下身体部位疼痛所反映出来的含义:如头疼,是因为压力、过度的焦虑和情绪的起伏很容易引起偏头疼。日常生活中太多的琐事,可能让你承受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这时你需要的是抽出时间放松自己,或者去泡一下温泉,我相信这是很好解决头疼的方法。如果你习惯性保持身体僵住的姿势,或者经常内疚和自责,就很容易感觉脖子疼。检查你的习惯和信念,你可能对自己过于严厉,并且不原谅自己。所以,你要学会如何爱自己,让自己更加灵活。有的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不要整天活在对自己的责怪之中。
身心本为一体,所有身体的问题,都是心灵问题的信号。疾病是在提醒我们,要去真实地面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地去处理,并相信身体的能力。因此,善待自己的情绪,就是善待我们的身体。在沙龙上,陈娜玲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意识的呼吸。
总的来说,情绪与生俱来,伴随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负面情绪它不起眼,常不被人重视,不被人察觉,但它却在一点点啃食我们的健康,吞噬我们的心灵。
通过此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引导大家从根源上思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基层干部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才能发挥个人优势,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现场干部群众纷纷表示深受教益,要更加重视日常生活、工作中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缓解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心情,远离疾病。
(通讯员 李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