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盛湾一中举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为切实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盛湾一中通过劳动基地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深入实践,培育了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完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2亩。班级学生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平地,除杂草,清理石块等,根据季节时令选择蔬菜的种子和幼苗。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选负责的组长,小组划分责任田。学校为每个班级提供锄头、锨等工具,聘请家长顾问对各班种植进行指导、服务。每班每周在固定时间组织学生对班级的实验田进行浇水、除草、施肥、捉虫,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收获,明白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有计划的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每周教师精心准备教案,按计划上课。加强其他学科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并挖掘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行动、家庭带动、社会推动三力联动。
在校内建立劳动周制度,把每年五一期间作为全校劳动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集体劳动,并举行劳动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积极让学生参与学生餐厅的秩序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督,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校的餐厅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每周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清扫劳动,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清洁家园,体验社区人民和清洁工的一天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学生在一次次的劳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劳动生活技能,增长了劳动本领,锻炼了精神意志;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自力更生的劳动品质。,结合学校实际,相信在劳动教育实践理念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种子将厚植于盛湾一中每个学子心中,进一步深化幸福是靠光明正大的劳动来创造的思想,期待孩子们认真学习,好好劳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通讯员 马万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