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新野县歪子镇史营小学举行语文教学模式展示课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5-16 13:21:18

为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全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学模式,5月15日下午,新野县歪子镇史营小学举行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语文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是由该校教导处牵头,本学期初制订了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计划和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3月份教师自主选择适合本班班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4月份,学校教导处依据《南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试行)》,对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现场考评打分,评选更适合学校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5月份以优质课、示范课或公开课的形式在学校全面展示推广。

15日下午第一节,该校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四年级刘清芝老师的语文课《海上日出》。刘老师以单元语文素养为指引,以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抓手,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围绕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展示了一节“疑探相间、导学相辅、师生相教”的语文教学模式”。本节课刘老师首先出示了生活中拍摄的日出照片,让学生欣赏交流,并提出质疑“海上的日出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出有什么不一样呢?”以此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同学们在小组内热烈地交流自己想法。刘老师接着用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带领学生阅读,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展开自学活动。同学们时而沉浸式朗诵,时而执笔批注疑问和体会,学习主体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引来听课教师啧啧称赞。

在师生相教环节,刘老师以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到“转眼间”、“慢慢地”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课文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脉络特征,渗透本单元语文素养内容“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在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时,刘老师完全放手给学生,她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各推荐一名“小老师”到讲台授课,刘老师则作为学生听讲,实现师生相教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只见一个个“小老师”面带微笑,教态自然,声音洪亮,教学重点把握准确,还能用复述不同时段、不同情况下日出特点的方法突破难点,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讲,整个课堂在活跃、快乐中度过。

观摩课结束后,张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要求:“我校是农村教学点,各位教师服务在教育的最基层,要增强责任感,要多学习多交流,努力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双减’目标。”张校长表示该校还将继续进行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展示课,此项活动将持续到五月底。

(通讯员 张云朋 申同庆 王书改 马俊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