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寺湾镇中开展“践行劳动教育助力 乡村振兴”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根据淅川县教体局“劳动教育周”活动实施方案及寺湾镇中心校相关要求,自2024年5月6日以来,寺湾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了以“践行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周”实践活动。
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唤醒学生劳动意识,树立劳动之志。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学校德育处刘校长就省市县关于劳动教育提出的要求,给同学们进行了传达部署,并宣布本次实践活动要开展的具体内容,从而拉开了该校的“劳动教育周”实践活动序幕。德育处徐老师通过热情洋溢的国旗下讲话,带领全体学生领悟劳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升旗仪式结束后,各班主任又组织上了一节以“践行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班会课,开启非凡一周的学习劳动生活。在班会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纷纷表示将以奋进之姿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实践中来。
其次,通过安排学生到学校劳动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其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寺湾镇中的校园里,有一块专属于同学们的“劳动小基地”,基地里还有一群的勤劳的“小农夫”们。课余时间,他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步认识了种类繁多的植物种子和各式劳动工具,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从翻土、育苗、播种、施肥、浇水、植株养护,他们都亲身体验,参与到了整个农事劳动过程。这个初夏,脆嫩新鲜的生菜、清脆可口的荷兰豆等相继成熟,还有即师生共同载下的西红柿、辣椒、黄瓜等正在成长,整块劳动基地变得生机勃勃,成为校园一处独特的风景。
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花样劳动实践活动。在这个“劳动教育周”,寺湾镇中的“劳动小能手”们上线了!在学校,中午吃过营养餐后,同学们争先恐后主动打扫餐厅卫生,扫地、拖地、擦桌子,帮助餐厅阿姨们清洗餐具等,孩子勤劳认真的样子,受到餐厅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周末在家时,孩子们自己洗衣服、刷鞋子、叠被子、包饺子、炒菜煮饭等等,在家长的指导下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切身感受父母的辛苦,体验别样的劳动乐趣。
最后,通过感悟劳动环节,抒发崇尚劳动情怀。在劳动实践之余,老师又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社团活动。在社团里,同学们有讲述先进劳动者事迹故事,学习榜样的力量的;有绘制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工具并动手进行手工制作的,通对劳动工具的探究,孩子们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逐渐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劳动伴我成长”征文比赛。就那些为了乡村振兴默默付出的劳动者们,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和写作,用文字表达自身对劳动的真实感受,抒发劳动过程中的深刻感悟,以文字诉说劳动艰辛,以纸笔传递劳动情怀。
据该校负责人贾校长介绍:“通过本次劳动教育周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氛围,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劳动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依托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特色劳动教育形式,因地制宜持续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切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讯员 徐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