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王套楼学校开展“舌尖上的美味”帮厨实践活动
一粥一饭,是知足随和;一茶一盐,是温良恭俭。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在我们的家庭中,厨房称得上是最活跃的地方。让孩子走进厨房,可以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也是一种鼓励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技能的有趣方式,4月23日,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王套楼学校开展了“舌尖上的美味”帮厨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感受劳动,体验爱与快乐!
上午第一节下课,时幸老师带领幼儿园的“小厨师”们先去小菜园割了鲜嫩的韭菜,然后,全体师生踊跃参与择菜、洗菜、切菜、炒鸡蛋,并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放盐、调味、倒油、拌馅。其后,小帮厨们挽起袖子揉面,再由厨房奶奶包好包子。虽然孩子们生疏艰难,拿着面团无从下手,但,他们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个个顾不得额头的汗水和小脸上白白的面粉,用力地揉着面团。最后,醒面、上锅、开火、蒸。大家吃着香喷喷的鸡蛋韭菜包子,欢乐的笑声弥漫了整个校园。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的许燕教授曾表示,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生活技能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好处。许多教育工作者持有的这个观点也是有科学研究为佐证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做家务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校长刘桂敏讲:自2022年5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发布以来,劳动课已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不少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我们不能只盯着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全面健康成长,今后,我们还要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体验快乐,收获自信,幸福生活。
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即教育”,通过此次学生们走进厨房感受体验活动,更加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不仅是简单的蒸包子,孩子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知道了制作方法,并学会使用工具、知道调味品的名称及用量。学生们可以自信大胆的向伙伴们介绍此次蒸包子的过程心得,敢于表现。学生们通过了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
(通讯员 肖国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