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小学部多举措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和谐、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近日,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小学部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学校构建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全面统筹、协调指挥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同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工作室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长期规划与学期工作方案,并通过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工作进展,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同心同行,统筹部署。学校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明确学期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任务;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调度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总结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特色经验做法,全校范围内推广学习。
助人自助,共同成长。学校组织开展了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提升班级心理委员朋辈互助的能力。心理教师从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心理委员具体工作与方法指导等方面入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心理工作室设计制作了《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每班心理委员每周一填,每周一报,便于学校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对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地同学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积极赋能,提升水平。学校邀请心理咨询师为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开展了专项业务培训。教师们通过参与热身活动、心理辅导技术、个人成长与家校沟通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心理育人水平。
定期开展,发现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缓和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减少学生因情绪、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极端行为,每个月开展一次针对学生的心理问卷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多次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利用班会和家校微信群积极宣传健康知识宣传片,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将心理健康融入各门学科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团体辅导,有效解决。为更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各班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做到学生因在团体中出现的问题在团体中解决,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效率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解决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
此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校期间全天候开放,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更好地适应在学校中的生活与学习。
今后,内乡县灵山雷锋学校小学部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形式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将对学生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通讯员 时冬平 杨向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