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王套楼学校:谷雨话节气 文化我传承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4-19 08:05:02

“人间芳菲四月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是充满希望和诗意的季节,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师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4月18日,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王套楼学校开展了以“谷雨话节气 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谷雨”实践教育活动,将节气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

班会课上,时幸老师带着全体师生,分享了谷雨的由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应。并通过故事视频让大家了解了谷雨起源的故事,知道了谷雨节气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大家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高雪老师通过PPT课件和相关的视频资料,向大家科普了谷雨的习俗。品谷雨茶,谷雨是采茶的黄金时节,民间流传着“谷雨谷雨,采茶对雨”的谚语。赏牡丹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之为“谷雨花”。食香椿,古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谷雨是吃香椿最好时节,这时食香椿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

匡欣老师组织学生们有趣的谷雨诗赛会,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们穿越时空,与古人携手,在古诗词中感受谷雨,在品读中体味着谷雨的丰腴与美丽。

谷雨正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校长刘桂敏,带领师生们来到爱心小园,翻土刨窝,浇水施肥,播种移苗,种了黄瓜、豆角、西红柿、甜瓜等,大家挥洒着汗水,感受谷雨节气时的农事特点,体会劳动的快乐,学习基本劳动技能。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气“谷雨”的了解和认识,感受节气之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激发了师生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致,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讯员 肖国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