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寺湾镇下街中心小学:聚焦聚力“双减” 抓实“三项工程”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4-08 10:11:35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上级文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淅川县寺湾镇下街中心小学高度重视,迅速联动,聚力“三项工程”,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聚力“作业提质”工程。依据“双减”课后服务政策精神,该校规定:每天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晚上不再布置作业,以阅读为主。同时,优化作业设计,减少机械重复类作业,布置多样化作业;重视基础性作业,布置分层作业;设计跨学科作业和大单元作业,注重从大单元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来整合原来点散量大的作业,针对课程目标设计作业,精简作业,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自今年春期以来,各位教师都能围绕“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内容,从作业总量、作业时间、作业种类、作业难度等方面对作业进行有效整合、改编,注重作业的分层性、科学性、拓展性、创新性。

聚力“课堂提效”工程。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构建有效学习的课堂,该校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目标,深化课程研究,丰富教研形式,以研讨课、展示课和课题研究为抓手,聚焦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发挥团队优势,共享优质资源,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提升团队和个人的素养。同时,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老教师尽心尽责做好“传帮带”,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课堂。年轻教师虚心求教,潜心钻研,磨课研课,在教育教学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也给老教师带去了青春和活力。

聚力“课后服务提升”工程。2024年春期以来,该校明确每周三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科普、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逐步推进集体活动课程化,让每位教师有课程、每位学生有特长。开设了剪纸、石头画、京剧、创客、小制作等社团课程,力求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踔厉奋发,笃定前行。淅川县寺湾镇下街中心小学将不断用“心”创新作业管理模式,用“心”去做有温度的教育,用“心”做好“双减”工作。

(通讯员 王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