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柳河镇田庄小学:清明习俗 安全寄思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4-03 14:10:41
2024年4月3日,方城县柳河镇田庄小学的全体师生在多媒体教室集合,一起走进清明节。
活动开始,杜校长向同学们介绍了节气,把《二十四节气歌》用一个圆盘表示,引出“清明节气”;告诉同学们“清明节气”和“清明节日”是不同的。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儿童“宝儿”的请同学们一起去和宝儿一家过清明。宝儿的爸爸依据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来到田地里劳作。妈妈去采野艾做清明果。在妈妈的讲述里,同学们知道了清明是人们祭奠和怀念先人的节日。
张老师问同学们,往年清明节都会做什么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随着张老师的讲述,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同学们的心间: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斗鸡、射柳、蚕花会。这些都是清明节的习俗,有些在现在已经有了别的名字,例如蹴鞠改成了足球。有些现在已经没有了,例如斗鸡。
张老师看着同学们,说:“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扫墓时,不可嬉戏打闹。
杜校长补充:清明节气温变化大,同学们要注意保暖,不要随便减衣服。在扫墓祭祖时,一定要及时清理明火及周围的可燃物,避免引发火灾。在外出踏青乘坐交通工具时,遵守交通规则,戴好头盔,不要把头或手伸出车窗。同时注意食品安全,不吃三无食品,不要吃生食,不食用野外采摘的植物。
祝全体师生清明安康,安全过节!
(通讯员 张珊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