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野县汉华小学举行中年级数学教学大比武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3-26 18:55:43

3月26日,南阳市新野县汉华小学中年级开展了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数学课堂教学大比武研讨活动。旨在深入践行新课标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讨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课例研讨促提升。上午,三年级三位数学老师同课异构,执教《两位数乘法(进位)》。魏雪超老师的课充满激情,思维严谨,节奏紧凑,板书新颖,突出学法指导,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课堂上她智慧引领学生读题分析,估算笔算,尝试讲解,有讲有学有评,明算理通算法,课堂效果扎实有效。樊文雪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教学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学生交流评价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王东莹老师的课沉稳大气,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环节紧扣,让“兴趣”当导航。充分利用视频展台与课件交互功能,引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对比、评价,一步步明晰算理与算法,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三位老师的课都创新应用了“简约四学疑探练”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多样,口算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以旧引新迁移,有联系有结构地学,通过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评一评的活动,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了转化和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下午,四年级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小数的意义》。赵杰老师教学理念新,教学设计新,教学风格细腻清新脱俗。她创造性使用教材,改米尺为正方形,引领学生在正方形中平均分,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这样更便于学生观察思考。其中在认识两位小数时巧设障碍,促学生在量一量、猜一猜、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的过程中突破难点,充分感知并深层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徐国良老师走的是稳健简约风,引领学生认识到小数并不陌生,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课堂流程简洁明快,重点突出,由浅入深,步步深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两位老师虽然上课风格迥异,但都能引领学生将整数、分数、小数用十进制计数法有效联结,沟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结构化学习,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

反思评课促思考。研讨课后,首先由执教老师对所执教课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自我反思。然后,老师们分别对作课老师的课从多个维度进行了评价,结合本组的教研实践,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明确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教学引导、情境体验、学法指导、多元评价等,强化学生从数学的视角,用数学的语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跟进培训促领悟。田雪瑞老师作题为《聚焦“教学评”一体化,赋能核心素养新课堂》的讲座,并且从课例展示到具体教学工作方法的分享,聚焦教学策略、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导。其中阶段总结围绕学科素养、如何落实新课标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发言,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将“教、学、评”这三种力量汇聚于“学习”这一关键词,聚焦学习中最为实质地表现行为,让课堂更高效,让每一个孩子发展更广阔。

总结提升促行动。王红丽校长肯定了学校科研工作扎实、深入的推进,及课题引领下课堂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也提出了新的期许。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在“双减”背景下,打造“减负提质”的课堂。要回归课堂的本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并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对有关课题的开展、研究和结题提出了新的启示,启发更多一线教师进行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思考,激发新课标下课堂的新活力。

闫泳副校长进行总结和强调,她指出,“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新课标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者互相协调,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新要求,作为教师还需多学习、多探索。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本次研讨活动,有效地推进了“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实践中落地生根。该校将继续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的“评”相互融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升师生学科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赋能。

(通讯员 田雪瑞 乔鸣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