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持续推进“双减”工作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精准发力,多策并举,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走实走深。
提升思想认识。2024年以来,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会议,系统解读文件精神,全面部署相关工作。会议上,学校领导多次强调“双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细化“双减”目标,要求设计不同梯度、不同类别的教案、作业等,并实施作业公示制度,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统整性。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通过会议召开,学校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完善监管机制。为确保“双减”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落到实处,学校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确保“双减”政策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同时,学校还建立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对违反“双减”政策的行为进行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压实责任主体。为确保“双减”工作的有效推进,学校组织本校全体在职教师(含聘用人员)签订“双减”工作承诺书、控辍保学责任书、拒绝参与校外培训承诺书等,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进一步领会“双减”政策精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
强化家校合作。为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发出《致家长一封信》,向学生家长介绍了“双减”工作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并呼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增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同时促进家校共同育人良好氛围的形成。
加强宣传引导。为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双减”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加强社会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和成效,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看待校外培训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双减”工作的良好局面。
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家长的育子观念也得到了积极转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双减”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管和指导,推动“双减”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共同为构建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通讯员 王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