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寺湾校区:落实别样“双减” 绘就精彩童年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3-21 16:06:06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教育改革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淅川县第一教育集团寺湾校区积极践行“雅和”理念,紧紧围绕“减负提质”的目标,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做好教育改革的“加减法”,确保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全覆盖,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精心描绘孩子成长的斑斓色彩。

创新作业辅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优化各学科作业,整合教师资源,推出实践型作业、思维型作业、开放型作业,让作业有层次、有梯度,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在课后服务工作中,各学科教师答疑解惑,确保学生高效完成作业,优质完成教学任务。“不让作业回家,不让难题过夜”,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丰富的社团课程和社会实践中。这是老师们为“减负提质”精心描绘的一层基础色,有效减轻了孩子们的课业负担。

远离校外培训,释放广阔成长空间

为切实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给学生释放广阔成长空间,对校外培训机构及学生参与校外培训问题,进行大力整治。通过召开“双减”专题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签订承诺书,加强巡查检查等形式,宣讲校外培训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觉远离校外培训,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大力开展德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团活动包括彩绘、诗韵律动、快板、花样篮球、竹竿舞、衍纸、石头画、轮滑等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展示艺术之美,收获成长之乐。学生们沉浸在各自喜欢的项目中,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喜悦,心里溢出了成功的自信。这是老师们为“减负提质”精心描绘的一层兴趣色,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力地丰富了校园文化,让素质教育之花在校园内处处盛开。

践行素质拓展,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精心组织素质拓展活动,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向社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去获取课本之外的知识和体验,力求精彩多样,在成长中收获欢乐。语文组的拓展活动有:找春天、诗词大赛’古诗中的“秋”、《成语接龙》、趣味识字之“秋”。数学组的拓展活动有: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搭配中的学问、用三角尺拼不同度数的角、动漫人物赏析。综合组的拓展活动有:线条画、室内操、棋类益智、室内韵律操。这是老师们为“减负提质”精心描绘的一层探求色,致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动学生形成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每个学生铺就一条光彩夺目的个性化成长之路。

落实阳光课间,锻炼学生强健体魄

充分利用现有运动场地,大力开展阳光课间活动。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各种运动项目紧张有序地进行,跳绳、踢毽子、运球接力、跑步比赛等等,运动场上生龙活虎,展现了阳光少年蓬勃向上的活力和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这是老师们为“减负提质”精心描绘的一层健康色,是阳光的色彩,是花朵的色彩,让学生们在成长之路上走得更矫健,走得更坚强。

一系列实践活动,构成了课后服务的多姿多彩,渲染出欢乐童年的七彩闪耀,让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学生们的欢乐时光伴随成长的始终。

(通讯员 李朝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