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升讲策略 任务驱动助乐学——邓州市王寨学校小学举行高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春花朵朵开,相约研课来。2024年3月15日下午,邓州市元庄中心校在王寨学校举行小学高年级语文研课活动,全乡小学高段语文老师受邀共同参与。王寨学校要求本校小语老师悉数参加,认真取经。中心校小学业务主任张瑞芝老师一行在王寨学校校长郑茁和小学部业务主任程铖的陪同下深入课堂观摩调研,之后又组织研讨并做了深度指导。
认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更是一种可贵的素质。下午2点,活动开始。第一节课,由王寨学校年青老师洪小双讲授六年级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洪老师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大家,她思路清晰,能熟练运用多媒体,对教学设计驾驭能力很强,可圈可点处不少。作为教育新人,洪老师爱学习,懂心理,可塑性很强。
驾轻就熟的背后一定是厚积薄发。第二节,由黄庄学校资深骨干刘敏老师讲授六年级第10课《马诗》。刘老师老道沉稳,教学设计非常用心,科学而合理,接近学生思维,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动性。比如关于古诗的朗读,前后有两处设计,要求却不一样。课初让学生读出节奏有助于整体感知;等学生理解了诗意诗情后,侧重跟着变,要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以读促悟。这样的设计有难易梯度,富有层次感,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满趣味。刘老师还擅长不着痕迹地启发,总是把问题巧妙地送给学生,让学生乐于深思体悟、发现表达。刘老师功底深厚,她把课内知识、单元要素与课外拓展自然地融为一体,深入浅出,轻轻松松地上出了语文味儿!整堂课节奏从容,对教材的把握恰到好处,真实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能重视学法总结,有效地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真好!
课堂是否高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能否有效学习。接下来,后寨学校马楠老师给大家展示微课——怎样以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具体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三个环节:课前设计有效任务与活动,关键是有效,即便于学生学会;实施过程中策略调整,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唤醒学生参与热情,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学情及时反馈鼓励,以及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优化教学方案,种种举措,目的是灵活促学。评价环节与反思改进,包括合理的评价标准及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并整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反思并鼓励学生参与改进。这种教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鼓励学生间开展合作与交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有交流才有进步。随后,两位授课老师说课,观摩的老师们逐一点评,一方面鼓励肯定,一方面直面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真诚的建议。大家在切磋中互相学习,默默地内化并提升着自己。
学习,是解决好多问题的有效法宝。最后,张主任结合两位老师的课进行深入剖析细致指导。他还说,老师上课要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教什么,要达成什么目标,不必面面俱到,重点难点是关键,要做到紧盯目标不偏移。语文教学要围绕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来设计活动,这样重点不会跑,课堂才高效。张老师指出所有的课堂问题都是备课不充分所致,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深钻教材重研新课标,用心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升课堂素养,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
窗外,满树的苞芽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鼓胀着新的希望。我们和它们一样,向春而生,向阳而行。郑茁校长不无感慨:“在学习中改变,于摸索中提升,不懈的积累终会迎来令人惊喜的突破,新绿年年发,春来满芳华!”
(通讯员 李玉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