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启智 礼润人生——淅川县第二幼儿园举行拜师礼活动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3-04 15:54:06

为风雨润桃李,黑白化春秋,手中的造物笔,勾勒灵魂的深度。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园的老师们就像小朋友们的第一盏明灯,引导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教会他们生活的基本技能,更是在他们心中播种下爱与善良的种子。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尊师、重道等行为习惯,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3月4日,淅川县第二幼儿园举行新学期拜师礼活动。

古时把学生入学称为入泮,是开始接受学堂教育的象征。今天,孩子们带着期待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拜师礼仪式井然有序的进行。

古语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老师为孩子们整理衣装,端正身姿,希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会立身处世的根本。在古代,学童入学时,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的额头正中点上一颗暗红色的朱砂痣,痣同智慧的智,以示启智通灵。教师轻轻地在孩子们的眉心点上红痣,一颗颗红痣在额上闪耀,就像一轮轮初升的朝阳,愿每个孩子的人生辉煌灿烂,好好学习,学有所成。

老师带孩子书写“人”字。开笔第一字,书写简单而意义深远的“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先学会做人,一撇一捺,立于天下。“击鼓明志”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声声鼓点,是明志,更是立志,这鼓点便是学校对幼儿幸福成长的希冀与祝福。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核心思想主张“仁和爱”,以一颗致诚、恭敬、感恩之心向孔子像行儒礼。手背向外手心向内双手轻叠举于胸前,双目定神心静,身体轻曲,双手举于额前。华夏儿女,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拜师礼”让孩子们在温馨古典仪式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引导幼儿“爱我中华,尊师重道。”孩子们向敬爱的老师行拜师礼:一拜传道,二拜授业,三拜解惑。

新学期,新征程,愿孩子们以“学而不厌的虚心态度”向老师们请教,愿老师们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艺,诲人不倦的态度细心指导自己的弟子”让我们共同用青春之心碰撞出心灵之火,用拼搏和汗水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讯员 贾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