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邪地小学:为学生减负 为教育加温

河南省教育网 2024-01-15 14:55:59

在教育的领域里,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手段。然而,近年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为此,丁河镇邪地小学响应国家的“双减”政策,召开如何科学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各位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讨:

减量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教研组将作业设计作为学科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

其次,严控作业总量:合理安排,减轻学生负担。适时适量地安排课后复习作业或拓展性作业、自主选择性作业、预习性作业,减少学生的无效作业。同时坚持“三布置五不布置”原则,确保布置的作业符合素质教育导向,既能发展学生思维,又能引导学生探究和迁移拓展。此外,各班主任需掌握本班每日学生作业总量,形成作业清单,定期向年段报备,并协调不同学科课后作业的具体平衡工作。这样合理地安排作业,可以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最后,严把作业难度:尊重差异,科学设计分层作业。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同时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阶梯性,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这样既能确保作业水平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能推出基于校情和学情的“三单”(预习单、学习单、练习单)作业体系。通过创新“研判试做+精讲精练+精选分层”的作业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成长。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大家深深地认识到“双减”政策旨在科学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作业的设计、总量、难度和批改等环节。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双减”的目标——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全面发展。

(通讯员 张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