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巷做家访 家校合力育新人——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寺湾校区开展教师家访活动
近日,淅川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寺湾校区大力开展家访活动,要求任课教师要通过到家访问、拨打电话、微信聊天、邀请到校等多种方式开展此项活动。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访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的情况,还可以及时地倾听到家长对教师及学校的建议。而作为家长,也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开展家访活动以来,全体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利用每天中午午辅、放学后或双休日时间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促膝谈心。他们首先介绍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汇报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也提出了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商量育人的策略。
家访中大部分家长对这个活动很支持。每到一家,家长们得知我们的目的后很是热情,又是主动问好,又是端茶倒水,让我很感动。在访问的过程中,家长们主动向我介绍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对于我们的问题他们总是笑容满面、耐心地回答。我们在他们家里高兴地交谈着,就像朋友一样。家长们都对老师们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在家访中,老师们最牵挂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单亲儿童、残障儿童和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他们心理脆弱,缺少关心,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受伤。每到一位学生家里,老师们首先送去慰问,仔细询问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并与监护人深入交流,叮嘱他们一定要做好对孩子的监管,生活上多关心冷暖,学习上尽最大能力辅导,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及时纾解存在的症结,抚慰孩子们的心灵创伤,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铺路搭桥、添砖加瓦。
在1月9日上午举行的家访活动总结会议上,寺湾校区校长尚红奎总结道,通过本次家访活动,我们从中感觉到了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他们已把我当成了他们真正的朋友。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只有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同盟,我们的教育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通讯员 朱洪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