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胜于蓝 师徒结对效果现——白牛一初中召开“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总结交流会

河南省教育网 2023-12-29 15:33:59

12月27日下午,在白牛一初中的会议室里,仪式庄重,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总结交流会正有序地进行着。

会议由副校长蔡敬佩主持,一初中校长万延迪、学校部分领导及9组青蓝结对教师20余人参加了此次总结交流会。

白牛一初中历来重视对青年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了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以人才促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本学期之初,学校即制定了详细的“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万校长为组长的“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小组,建立了“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群,明确了结对教师及学校的职责,如教师职责:结对帮扶的两位教师每周至少互相听课两节,进行学习与指导,将听课记录与听课图片发至“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群;结对教师提前课余进行合作交流,步调一致,做到讲什么、练什么、做什么,并拍照发群等。学校职责:教导处每周进行统计,包学科领导每周至少听一节,并每周过问或笔谈互帮两位教师进度、困难等。最后学校临时安排青年教师讲课达标验收,检验效果,并及时总结优点与不足,提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措施,作为帮扶对象的广大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听评课及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地向师傅老师学习请教,潜心钻研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在师傅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研课、磨课等,在短时间内,不仅很快融入角色,而且教学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交流会上,孙金定主任总结了本学期“青蓝工程”开展情况,从他所列举的一个个结对帮扶的生动事例中可以看出,师傅教师的指导是认真负责的,徒弟教师是虚心接受、刻苦钻研的,帮扶的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接下来的交流互动环节,作为徒弟老师夸夸自己的师傅,作为师傅老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9组帮扶结对教师分别发言,谈了在帮扶结对中教学上的所思所感,言语恳切,发自肺腑,给在座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年教师不仅从师傅身上学到了教学技能,还学到了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更从师傅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求真求是、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就像年轻教师吴春祥所说——“青蓝工程”并不是一时的,而是要经常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将秉承着勤奋好学的态度,努力向师父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而在座的师傅老师们,也毫不吝啬对徒弟老师的肯定和赞美,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非常中肯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对年轻同志寄予了无限希望。

薛红新老师作为学校的副校长,还担任着班主任及化学学科的教学任务,并欣然参与到“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工作中来。薛校长是一位有心人,2003年手写的教案还完整地保存着,他现场展示给同志们看,环节齐全,内容详实,中间还用红笔做了不少添加。老师们看了很受触动。他也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说——荀子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校的“青蓝工程”是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学习型学校的一项长期而深远的举措。它的核心是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准和教学基本功。并借此机会给青年教师提三点建议:要爱校爱生、爱岗敬业;要善于学习和钻研;要有独创意识。

交流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徒弟敬赠师傅礼品。当徒弟老师们站起身来,躬身给师傅老师赠送礼品,师傅老师含笑双手接过时,一句“师傅,你辛苦了,谢谢你的指导。”全场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会议室内暖意浓浓,充满了温馨祥和之气。

最后,万校长做了总结讲话。她意味深长地说,“青蓝工程”不仅是学校培养年轻教师的主要抓手,也是学校教师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的良方。在此项活动的推进中,我们的师傅老师不计名利,不问得失,倾囊相授,充分发扬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他们不仅把这种奉献精神体现在三尺讲台上,还体现在学校薪火相传的教育情怀之中!师傅教师“传言---传行---传心”,徒弟教师开拓、创新、进取,师徒结对,产生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教育故事。作为年轻同志,要忠于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树立从走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意识,从而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优秀的教师,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再发展!

本期“青蓝工程”方案的实施,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帮互学的平台,对于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勇挑重担,独当一面,逐渐使他们向骨干型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全体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还要有条不紊地长期坚持下去。万校长说。

(通讯员 陈鸿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