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模式 开放思维——镇平县石佛寺镇大仵营小学开展“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研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创新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3年12月13日上午,石佛寺镇大仵营小学数学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在校长王磊的主持下进行,数学教研组长毕东英老师为中心发言人,围绕主题为“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展开全面深刻的探讨。
毕东英老师从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更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一些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促进自己的思维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教导主任张同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创设发散思维的条件或环境,如鼓舞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思维训练,发挥和培育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很有利的。
二年级数学教师魏青阳交流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突破模式,摆脱框架思路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灵活出题。学生对所给条件从不同角度分析、构想和重组,实现了思维的发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起来,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意识也油然而生。”
一年级宋秋菊老师也分享说:“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最后校长王磊作总结道:发散思维的培养要突破模式,开发思维。不要受知识的局限,受传统知识的束缚,是由已知导出未知,发觉新事物和新理论。在整个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假设能增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育,定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想象丰硕,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以后成为创新性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校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着力点,努力打造温暖、有趣、有生长性的高效课堂,同时也为后期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力求带领孩子们走得更快、更远!
(通讯员 张同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