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涯 “研”无境——淅川县思源初中教育集团荆紫关校区开展研磨课活动
心中有“标”,脚下有路;胸中有“度”,教学有方。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搭建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10月30日,淅川县思源初中教育集团荆紫关校区全体数学教师在中心校程振涛主任的引导下,开展了数学学科研磨课活动。
程主任强调:一堂“好课”,是每位老师的追求,而“磨课”则是“好课”诞生的必经之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的过程。
程主任对上周参加赛课的数学教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建议。例如,七年级王涛老师的新授课《单项式》,通过组内小组讨论形式对所写代数式进行分类,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制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单项式概念的得出环节,以学生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概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八年级李凡老师的《因式分解》复习课,讲练结合、思路清晰、学生参与度高,知识点总结到位且口诀化,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一堂完整且高效的课堂。九年级李斐斐老师的《解直角三角形》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紧凑、环环相扣,教学中循循善诱,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课堂中学会了解直角三角形。如课前复习,游戏引入,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观看视频,很好的融合了德育渗透,使学生们更加清楚了认识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教师的衔接语过度语非常流畅与自然,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针对于以上三位教师的课堂,程主任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与想法:新授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行动心也要动,要给学生充分的预习、讨论时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讲。复习课的主要原则应为:以学生为主体,练-讲-练结合;根据学情确定课堂容量,一节课完成;中档题为主,精选例题和练习;先做后讲,不做不讲。
交流学习,才能更好的助力成长。通过交流,各位老师取长补短,助推其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完善提升。
学无涯,教无境,研不止,本次教研活动气氛融洽,教师受益颇多。数学组的每一位老师定会以课改为目标、核心素养为中心、教学质量为重心,在数学教学与教研上凝心聚力,昂首前进,必将在未来谱写出数学学科的新篇章。
(通讯员 左自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