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传薪火 牢记使命共奋发——南阳市内乡县第二小学举行师徒结对仪式
为促进新岗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9月18日下午,内乡县第二小学在学校录播教室举行师徒结对仪式,本次共有12对师徒结对成功。
活动由课程中心肖主任主持,教学中心参与。活动要求师徒双方要恪尽职守,团结一致,共同提高。一方面,师傅要为人师表,为徒弟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帮助徒弟熟练掌握常规教学各环节工作,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管理能力,提高任教学科或任教班级教育教学成绩。每学期末对徒弟作出一次书面综合评价,每周至少听徒弟1节课,并及时交流评课意见。每月指导徒弟上一节组内或校级汇报课,每学期指导徒弟命制学科试题1—2套。引导徒弟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指导徒弟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每月帮助徒弟组织一次班务会议。另一方面,徒弟要虚心向师傅学习,认真听从师傅指导,了解和掌握教学常规工作;在师傅帮助下能基本把握教材,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在师傅指导下,苦练教学基本功,逐步提高驾驭课堂能力和班务管理能力;任教学科和任教班级教育教学成绩提高明显。每周至少听师傅课2节,课后及时交流并做好听课记录。在师傅指导下每月上一节组内或校级汇报课,每学期命制学科试题1—2套。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大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勇于在自己具体工作中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对于能严格履行上述职责、经学校考核评估成效显著的师傅,于每年教师节前发放“导师奖”;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且成效较差的师傅,施行“校长约谈”。
青年教师代表刘柳进行发言。刘老师从听课、备课、教研、批改作业四个方面总结了对青年教师的帮扶方法,并希望师徒能够在思想认知上相互融合,在教育教学上双向进步。徒弟代表杨彬老师传达了青年教师的心声。她说,作为一名新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日后在师父的指导和带领下,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律自省、不断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朱校长作总结发言,她再次强调了“青蓝工程”对学校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老教师要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新教师要认真学习、主动探索;新老教师要互相帮扶、互相学习,共同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共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长常樂在仪式上作了讲话。他强调指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将决定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师徒结对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青年教师要尽快适应新环境,扮演好新角色,树立一生从教,做名教师、名班主任的信念。珍惜身边学习的机会,尊重师傅,勤奋努力,虚心学习师傅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勤于思考和总结。希望带徒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既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醒、引导徒弟开展各项工作,又要发挥示范作用,为徒弟做楷模;希望师徒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学校教育事业作贡献。”
青年教师有充沛的精力,有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老教师有经验,有方法,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带徒弟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徒结对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教学上的传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共同经历,共同成长,获得双赢,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
(通讯员 曹花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