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西峡县回车镇:巧手制香囊 浓浓端午情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6-21 18:17:0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621日上午,西峡县回车镇第一中心小学举行“巧手制作香囊体验浓浓端午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聆听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诗歌和制作香囊四个环节了解中华民族端午传统文化,体验制作香囊的乐趣,感受浓浓的端午情。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插艾叶、挂香囊、绑五色线等民间习俗。621日上午该校邀请西峡县屈原文化研究会会员王姗姗讲解端午节的起源、来历、习俗及端午节与回车镇屈原岗村的联系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王姗姗告诉同学们,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怀王以断绝与齐国的联盟关系来换取秦国向楚国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中计后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结果连战皆败,损兵折将,齐、韩、魏三国也趁势进攻楚国,楚国丢失大片国土,大国地位日趋瓦解,从此走向没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屈原在回车镇屈原岗村一带“叩马谏王”,拦住怀王苦苦进谏,不可轻信秦人,避免落入圈套,要怀王打马回车返回郢都,但怀王刚愎自用,不听屈原的劝谏,结果一进武关就被秦人扣住,最终忧愤成疾,命丧咸阳。、

有同学问,后来屈原怎么样了?王姗姗回答说,后来秦将白起出兵攻楚,楚国大败,连郢都也丢了,屈原此时被昏君奸臣陷害,流放汩罗江,他听闻噩耗后政治理想彻底破灭,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沉;楚地父老可怜屈原,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尸身,就包粽子投入江中,发动渔民划船寻找屈原尸身,后来演变成划龙舟比赛,还插艾草、制作香囊纪念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被百姓们约定俗成为端午节;屈原真挚深沉、坚韧执着的爱国精神感动了无数国人,渗入炎黄子孙的血脉,他的故事与这些民间习俗穿越时空,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传统。

王姗姗引用屈原名篇《离骚》中的名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她说,回车镇就是因屈原劝谏楚怀王回车郢都而得名,现存屈原岗、屈原庙、屈原碑碣等屈原遗迹,有屈原岗传说、端午祭屈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屈原“叩马谏王”故事更是名扬全国,演绎在郭沫若《屈原》剧里,引用在钱穆、陈梦家等著名学者鸿篇巨著中,南阳市唯一一个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屈原文化市级非遗传承人就产生在我们回车镇,催生了一批西峡屈原文化研究理论成果,引领着西峡县屈原文化研究会的发展,“西峡屈原故里说”引起当代学界高度关注,对此我们倍感自豪!

民间香囊传承人杨风云、李玉琢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十二生肖形态香囊,他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制作香囊所需的材料和香料的主要成分,接着又重点讲解了香囊的制作方法。在两位香囊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六年级的同学们也制作精美的香囊。

六年级学生袁汐洁家长朱小娜说:“看到女儿做的香囊既意外又惊喜,没想到连衣服也不会洗的女儿,竟然把香囊做的这么好,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希望学校多举办此类活动,让学生们体验更多生活中的乐趣。”

(通讯员 李宝锋 冯新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