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淅川毛堂中学开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系列活动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近期,国家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南阳市教育局、淅川县教体局纷纷出台了有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文件。针对文件精神,6月中旬,南阳市淅川县毛堂乡初级中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践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文件精神。
为了充分领会文件精神,淅川县毛堂乡初级中学于国文校长召开了班子会议,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文件,提高思想站位。班子会议商议,由党支部、政教处、德育处成立领导小组主抓文件精神的学习落实工作。首先,学校既召开了全体教师会,又召开了全体学生会,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来宣传文件精神。接着各班班主任开展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书写心得体会。然后学校邀请曾从本校毕业的优秀高中生孟子轩和大学生申立青、陈斌做线上交流报告会,激励毛中学子立志成才。
最后学校给全体家长发放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一封信,并请家长朋友和学生一道认真学习。在信中,指出了有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文件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和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的三个责任:1、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积极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2、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家长委员会有关工作,充分理解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3、引导子女体验社会。家长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大课堂对子女教育的作用,根据子女年龄,主动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等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开展户外活动和参观游览,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劳动、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以及文化艺术、科普体育、手工技能等实践活动,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淅川县毛堂乡初级中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来践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文件精神,来实现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的育人目标。
(通讯员 赵纪邦 毛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