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县二高教师参与的“锣鼓曲”斩获国家级大奖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5-31 16:46:56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淅川锣鼓曲《陪郎》荣获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铜奖。
 
  5月26日至5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银川市政府会同西部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
 
李红雨老师和刘霞老师参赛照片
 


获奖证书
 
  此次歌会共有18个省(区、市)派出代表队,选送153名歌手、32个原生态作品,42个民歌作品参加,共评出金奖8个、银奖16个、铜奖24个,优秀奖26个、优秀组织奖18个。
 

 
  淅川县锣鼓曲《陪郎》受邀代表河南省参加此次比赛,是河南省四首参赛作品之一,由“淅川县非遗锣鼓曲传承人”李红雨、刘霞共同演绎。两人曾在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河南民歌)的录制,演唱了《蜜蜂采花》、《姑娘摘棉西山坡》等民歌;并先后荣获2006年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原生态唱法优秀奖、2008年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展演铜奖、“优秀民歌传承人”称号等多个奖项。
 
  李红雨老师,是南阳市淅川县第二高级中学(简称淅川二高)音乐老师,音乐专业毕业,从事音乐教育多年,建树颇多。同时,李老师也是“淅川县非遗锣鼓曲传承人”之一。
 
  欣闻淅川二高教师李红雨在这次比赛中代表河南队,斩获国家级铜奖,作为淅川二高的教职员工,我们都感到欣喜,感到自豪。
 
  锣鼓曲是淅川最具代表的民歌,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表演,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它不仅音韵质朴、优美动听,唱词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易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近年来,淅川县以建设“文化淅川”、实施“文旅兴县”为目标,出台了《淅川县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和重大文化文艺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文艺创作生产单位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淅川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推动淅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淅川二高人,有这样音乐人才,我们感到骄傲!作为淅川人,有这样传承专业,值得我们自豪。作为河南人,展示了我们地域特色,更值得弘扬!
 
  (通讯员 魏红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