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砺学传薪火,教书育人写芳华——记邓州市赵集镇竹李小学校长王聘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5-25 10:43:05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他已经整装待发,伫立在讲台之上,夜晚最后一盏灯光熄灭。他还奔波在宿舍查寝,孜孜不倦,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流逝着,悄无声息。转眼间他已经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15个春秋了,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何其荣幸,他能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题记
 
  王聘,男,生于1987年2月,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2009年7月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2009年8月参加工作,成为邓州市第一批特岗教师,现担任赵集镇竹李中心小学校长及竹李学区党支部书记,秉红烛之德传道,以园丁之情授业,用仁爱之心解惑,是他从教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其在2012年9月所撰写的征文《我的特岗生活》被邓州市教育体育局评为一等奖。邓教办[2012]149013号;2014年7月被邓州市教育体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邓教办[2014]108号;2016年所讲的《奇妙的桥》优质课荣获邓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荣获小学语文学科一等奖。(邓教办(2016)第十期,160791号;2018年1月所担班级被邓州市教育体育局评为2017年度文明班级。邓教办[2018]15号;2018年1月被评为2017年度邓州市小学综合实践课优秀成果指导教师二等奖。邓教办[2018]9号、邓教研[2018]003128号;2018年9月,被邓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邓州市优秀教师。(证书文号:邓政文【2018】59号);2017年学校被赵集镇政府评为先进目标管理单位;2020年个人被评选为赵集镇先进校长的荣誉称号,学校被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20年十月所教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2021年八月,个人所主持的课题,符合结题要求,准予结题,证书编号:XXYW21J084表彰文号:邓政研【2021】第十期;2021年9月被邓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邓州市优秀教师。(证书文号:邓政文【2021】21号);2022年辅导学生程海洋荣获邓州市“同看《突破口》同写观后感征文大赛”一等奖,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文件号:邓政办【2022】26号)。
 
如沐春风,上好匠者底色
 
  老师的爱,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甘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在平时他注重对学生的关爱,他对学生的关爱如春风般细腻温暖,每天事务繁多但是他仍旧细心的观察着每一位学生,为了更好的辅导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他特意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件,由于所在的地方是偏远农村,班上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一天他注意到了一个女孩。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瘦小的身影常常独自徘徊在校园内,眼神里流露出丝丝的忧郁和悲伤。他不明白 ,正值灿烂年华的她,本应笑脸常伴,忧郁与悲伤从何而来呢?
 
  凭经验看,这个孩子一定有什么心结,如果不打开这个心结,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于是,他便开始了对她的第一次家访。
 
  他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看到她家的房子时的情景,破败的砖墙,低矮的小屋,陈旧的家具……在无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苦难。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父亲去世更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也因腰部受伤不能干重活,母女俩仅靠母亲微薄的收入度日(注:在上级政策和村中扶贫产业的扶持下,她们的房屋得到了改造升级、母亲有了工作和工资、在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们现在的生活过得是蒸蒸日上)。
 
  透视心灵,关注成长;触抚生命,助人自助;挖掘潜能,完善自我。在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中,在引导性的心理教育、案例的干预及关心鼓励下,小女孩慢慢开朗起来,校园中经常能看到她和同学们一起活跃的身影,校园心理小屋也成了学生们健康成长的花园。
 
  看着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霾慢慢驱散,眼中的忧郁逐渐消失,脸上也有了笑容。他想孩子一定明白了,无论生命多么灰暗,但终有一天会有阳光照耀进来。他心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吧,能让人产生一种阳光向上的力量。心中装着学生,心中藏有大爱,这是他执教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
 
潜心专研,提升师者成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主阵地,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上课前他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设计课的类型,教学的重难点,拟定恰当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落实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完成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下课后他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与反思,写好教学后记,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教学中他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课改理念,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带头实践“自主、活力、高效、生成”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平等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的教案多次被评为学校的精品教案,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原本成绩落后的学校现在已经在全镇内名列前茅,学校多次被评选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职成教招生先进单位。
 
率先垂范,永葆教师本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学校是个半寄宿制学校,有学生上早晚自习,为此他每天深入学生之中,进宿舍、到教室、去操场。他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他和同学们相处成了亲人一样,当学生都熟睡的时候,他仍旧坚守岗位查寝,保证学生们的休息质量,就连家里的妻子也埋怨道“天天住在学校,到底还要不要这个家了?”
 
  怨言好似一根根细针扎在他心上,可是他肩上的担子和使命让他无法停下脚步,继续舍小家为大家和学生们一起生活,对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困惑及时做出解答释疑,提高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能。
 
  在他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教师这份工作产生了向往,还记得多年前的一次作文课上,小组自推荐出优秀的作文在班内范读。读到最后一个小组,站起来的一位学生。当她读到“长大后,我要成为老师您那样的人”时,班里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都要成为您那样的人,您是我们共同学习的榜样。”他听到这些话心里美极了,学生的认可与崇拜,无疑是对于一个老师最高的褒奖。
 
强化管理,深耕教育守初心
 
  自担任校长职务以来,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一开始上任的时候,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对教育教学现状以及每一名教师展开充分的了解,为他的教学改革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里他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学期初大会、期中总结会、期末总结会,为学校内的师生们指引好方向。
 
  并且他适时开领导班子会、周例会、每周发布周安排,确保校园内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他把重点放在了抓班子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管理。在抓班子队伍建设上摸索出了“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模式。健全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依章办事,有效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他重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多次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水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他努力为年轻班主任创设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这种活动具有实效、快捷、高效的校本培训,拓宽了班主任的工作思路,提高了育人整体水平,增强了教育实效。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保证,为了促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全面开展“每周一研”听评课活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教学评价,互相交流,提出改进建议。全面扎实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
 
  没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教育园地中耕耘,他没有过高的享受,只有上课的铃声把他带进教室,落日的余辉送他离开校园,他在教育事业中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但是他获得了家长学生和学校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未来他将继续奋斗在教育岗位上,用他真挚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灵,用文明的举止感染学生的言行,用崇高的品德濡养学生的人生。
 
(通讯员 王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