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淅川县三小:家风故事进课堂,家校携手促成长

河南省教育网 2023-05-12 07:37:4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搭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平台,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5月9-12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行业,由家长参与开发、授课的“家长课程”融孝心教育,感恩教育、节约 资源教育、趣味实践于一体。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给孩子们讲解,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工作实践来告知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人文情怀,让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感。


 
  孩子们认真聆听,大胆提问,踊跃互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家长课堂。
 
  四(9)班叶澳洋的妈妈,结合自己的家庭阐释了淳朴的家风,在后辈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她说小时候吃饭时,我爸爸先给我爷爷盛饭,爷爷动筷了,我们才敢吃饭,我爷爷就把好的给我吃,我也会再次夹往他的碗中,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母亲从小教导我,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要懂礼貌,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要诚实守信,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处事待人,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六(5)班朱香凝的妈妈讲述了她们家的好习惯,就是说”谢谢“。就算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请对方递个东西,都会说一声”谢谢“。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比较生分,但是我觉得很好。因为人往往会对身边最亲近的人放下应有的礼貌,反倒无意中造成最深的伤害。说一声”谢谢“,提醒我们,就算是至亲的家人,他们的付出也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要时时记得去回报,去感恩。因为一声”谢谢“,对方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被无视。可能是这种习惯 在我们家已经根深蒂固,香凝从会说话开始,带她出门,都会主动跟人家说”谢谢“,不论是坐出租车,还是去餐馆吃饭,或者是去医院看病,她都不忘跟人家说一声”谢谢“。而对方也总是会开心的微笑并惊喜的夸奖她,这也让她感受到礼貌带给他人的快乐。感恩他人,相互尊重,这是整个社会需要的一种风尚,也是说一声”谢谢“的意义所在。让我们对身边的人说一声”谢谢“,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温暖,更和谐.
 
  三年级2班毕悠歌同学的家长范丽就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科学用水、护水、节水、南水北调历史等知识融入自己的课堂中,她任职于南水北调渠首湿地保护处。 她结合她的工作情况,孩子小时候就教育怎样节约用水,和水文化知识等,她从南水北调原因、我国缺水的现状、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情况,防溺水安全知识、节水、护水知识等四个方面授课。教育学生怎样节约用水,水资源的重要性,没有了水人们将无法生活.....课堂上,她还采用一问一答、集体回答的多种互动方法,在热烈高涨的课堂氛围中把“水”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们。


 
  众多家长朋友们还从自身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事情举例,从错误的事例中去反省,并引导其他家长引以为戒。从正确的实例中确立孩子品行教育的正确方法,良好的家风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逐渐培养起来的,强调家风建设一定要戒骄戒躁。在家长朋友们的讲话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同学们也积极发言,四九班梁心妍,五一班王扬帆,六二班刘娜.....等讲述了自己的父母哪些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从自己父母身上继承优秀品质,传承好家风。让在场的家长感动 的热泪盈眶.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教育殿堂,虽然它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但我们也不容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影响和教导往往确定了孩子在今后品行人格的发展方向。
 
  最后,老师同学们还有家长朋友们在小小的互动环节中愉快的结束了本次活动,相信此次活动让所有家长都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加正确的对自己孩子进行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学校有效德育建设与家庭良好家风建设强强联合,给孩子们打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通讯员 毋红飞 王龙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