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舞阳县吴城镇中心小学开展“作家采风”活动
七月流火,暑热焰烈。2024年7月26日,冒着炎炎酷暑,在舞阳县作家协会主席陈洪涛的带领下,协会部分作家到吴城镇中心小学进行采风,鉴赏古树、聆听校史,品味吴城镇深厚历史文化积淀。
吴城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改民老师对作协成员一行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历史、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学校蒸蒸日上的可喜前景,并恳请老师们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接着,老一辈校领导赵德成老师以学校三棵洋槐树为切入点,介绍了自己几十年来在吴城镇小学上学、任教的点点滴滴。他指出,他与三棵槐树和共和国基本同龄,他对于学校、对于三棵槐树有深厚的感情,说起来老槐树已经有三代了,第一代槐树为了学校体育运动,解成了篮球板,现在有枯枝的是第二代,西边两棵是三代树。
谷寅恩老师介绍了学校建校史。他指出,吴城小学最初是在1953年建立起来的,属舞阳县第六完小。校址原来为一火神庙,当时学校还有火神庙大殿、包柱等遗迹,还有大梁上的雕花。1966年因学生多学校扩建,因陋就简,建有六处教室,土墙为基,竹竿搭蓬,苫以苇幕,搭作简易校舍,直到1983年学校翻新,老房子才完全拆除去。
在座谈会上,吴城镇小学多位退休老师都表达了对三棵槐树的深厚感情。他们忆起,春日附近乡亲们来到树下捋槐花,以度过荒岁;暑期老师们在树下上课,教诲学生成长;老校工在老槐树下面烧茶,解孩子们暑期热渴;老师们一次次敲响树上铜钟,呼唤孩子们准时上课;鬓发斑白的老教师,一次次在老槐树浓阴下,给毕业班孩子们补习功课。这三棵老槐树,最大的一棵已超过八十年了,身围足有二米多,枯枝崛然,瘢痕累累,它似乎是耋耄之年老教师的化身。三代洋槐树见证了吴城镇小学的漫长历史,老槐树就是学校近百年风雨沧桑的见证。活动最后,作家们还到吴城西昭寺考查探究,考证其历史的渊源,从而了解吴城镇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史搜遗披沙拣金,文脉传承任重道远。通过对吴城镇小学的探古寻幽,文友们感慨于舞阳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绵绵不绝,表示深深折服与赞叹,更增添了发掘发扬舞阳历史文化的信心与希望。
(通讯员 陈洪涛 魏军涛 赵士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