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校园环境 杜绝脏水进校——郾城区龙城镇第二中心小学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近期,一种名为“养臭水”的现象在中小学生中悄然兴起,我们龙城镇第二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出于好奇、娱乐或恶作剧,将某些废弃液体收集,放入瓶子中观察其发酵过程,等待瓶身炸开后臭味弥漫,一些学生并聚在一起交流心得、分享经验。“臭水”发酵带来的健康风险、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容小觑。为此,龙城镇第二中心小学专门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提醒全体学生,严禁在学校内“养臭水”。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首先,加强校园管理和教育引导。学校要求各级各班要立即开展全面排查,确保校园内不存“养臭水”在此类不良现象。同时,要加强校园日常安全管理,严格监督学生行为,防止学生携带危险品入校。各中小学校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向,若发现“养臭水”现象,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潜在危害,培养健康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完善课程实施和文化活动。学校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把科学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求知欲,引导全体学生把精力放到课堂学习之中,班主任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社会观和爱好,避免盲目跟风和错误认知。最后,要强化家校社协同和社会支持。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加强家校沟通合作,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群等多种途径,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同时,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危险现象。若学校或家长发现学生有“养臭水”的倾向,要及时相互告知,共同进行教育引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针对我们学校有部分学生“养臭水”的现象的发生,我们龙城镇第二中心小学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全体师生大会,结合班级管理和家长沟通,及时地把“养臭水”这一不良的现象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多管齐下的治理,净化了我们的校园环境,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通讯员 黄剑南 供稿)